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智库/新盘大战 争夺细价楼市场\陈永杰

2025-03-07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的“100元印花税”新招推出后,各区上车屋苑无论睇楼及问盘量均显著上升。上车客将会成为市场必抢客源,发展商顺势催谷细价新盘销情。

  楼价400万元或以下物业,印花税只收取100元是市场焦点所在。本港对上一次扩阔细价楼印花税税阶,是2023年2月预算案宣布将征收100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2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即时刺激300万元以下单位交投量倍增,由2022年仅1553宗,升至2024年的4615宗,两年急升两倍,兼创十年新高。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解释,目的是协助购买细价楼的市民,减轻负担,并预计可惠及约15%、即约1万宗物业成交可受惠。

  激活二手市场 资助房屋最受惠

  是项楼市政策可说是经检视整体财政状况,可以激活楼市交投量。事实上,印花税是市民置业成本之一。措施推出前,400万元物业的印花税占楼价1.5%,涉及6万元,新招实施后,只须付100元,即悭5.99万元或99.8%,变相买细价楼送印花税,有助提高市民入市意欲。供平过租情况持续,亦会越来越多租客选择“租转买”。

  对投资者吸引力亦有数得计,一个400万元市区租盘,假设月租约1万元,节省近6万元税款,差不多已是半年租金。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4年本港楼市交易中,逾两成来自楼价400万元以下的细单位成交,涉逾1万宗,当中超过9300宗来自二手市场,占比近九成。从数字可见,特区政府今次放宽100元印花税楼价上限,对二手市场帮助较大,尤其是居屋等资助房屋。

  参考去年成交数据,全港400万元以下细价楼主要集中九龙区,占40%,新界东及新界西占10%及32%,其余港岛;以下10个地区最多供应,包括深水埗(589宗)、元朗市中心(438宗)、屯门扫管笏(419宗)、土瓜湾(371宗)、长沙湾(347宗)、旺角(342宗)、九龙城(335宗)、大角咀(332宗)、观塘(281宗)及荃景围(257宗),合共录得3711宗,占整体成交逾三成,成“十大上车天堂”。

  “100元印花税”推出后,部分资金流向细价楼,除了各区上车屋苑的睇楼量及问盘量显著上升外,发展商亦看准机会,短期内将集中力量推售库存最多的细价新盘,斗抢客源及购买力。

  (作者为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