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无疑归科技所属,重点强调了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人工智慧、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今年两会非常重视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的政策来促进中国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高品质发展,大家可能印象比较深的就是DeepSeek迅速的问世引起了巨大的影响。DeepSeek问世一个月,其应用登顶了140国家的App Store的应用榜首,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新科技是有实力的。因为科技新质消费,它符合当前社会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政府加力支持这些新型消费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市场发展。
据最新的资料统计,中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2024年预计达到70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1946年电脑诞生以来,78年以来,各种数位技术经历了电脑、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大资料、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慧、元宇宙、GPT、大模型、量子计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的阶段,而且中国的新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不断的在创新发展上,也就是说新理念、新技术、新管理、新产业、新模式、新方式、新场景这些都体现出来,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而且体现在质的方面。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时提出来的三个方面。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慧、6G);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那就是数位化,不仅仅是数位化,还包括其他的科技,如材料科技和生物科技等等;三是激发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我把它总结为政府工作报告“三位一体”来推动整个经济的高品质发展。
当前,中国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政策支持方面是有条件的。但是中国也还是存在一些在技术瓶颈、法律滞后、数位鸿沟、人才短缺的问题。比如说,在资料作为新型生产力的要素,但是在市场化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流不动、供不出、用不好”的问题。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出现很多“逆数位化”的现象。
但是,我们看到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我们也看到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2025年3月1日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登记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标志着数位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上来讲,它体现于五个方面:
一是通用人工智慧大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2025年随着大模型训练成本的上升和应用场景开发不足,头部企业的通用大模型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大量人工智慧技术涌现和DeepSeek等大模型在更多领域得到大规模开源应用。大模型与自动提示工具相结合加速了智慧体(AI Agent)的发展,先进制造、生命科学、量子电脑、区块链与人工智慧结合催生了具身智慧等通用机器人、类脑智慧、精准医疗、智慧合约等新赛道。
二是计算技术的突破:2025年大量新兴的计算技术将涌现并走向成熟。随着脑科学的快速发展,神经计算模型将有新的进展。中国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积极研发类脑晶片技术,这些技术的成熟将对脑机介面等下游应用市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三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过去几年新基建的硬体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5年各种便于资料要素流通、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将成为重点。如区块链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已初具规模。
四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中国产业转型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生产关系的关键时刻。2025年各地区、各产业将加速推动生产关系变革。资料透明度的提高将极大改变组织运作方式,各种智慧技术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得到广泛应用,组织中原有的流程环节将被演算法和智慧代理替代,从而产生更加自动化的组织形态。
五是资料要素市场体系的完善:2025年资料要素市场相关的宏观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并产生关于资料资产封装、登记、追踪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国家级资料管理平台将涌现,各地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资料要素市场建设路径。资料治理成为经济社会治理的手段。
数字经济主攻四大方向
数字经济在重点方向和领域是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人工智慧+”行动,将数位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援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慧手机和电脑、智慧型机器人等新一代智慧终端机以及智慧制造装备。
二是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三是加快完善资料基础制度,深化资料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资料跨境流动。
四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还重视各种数字场景,这次报告提出要广泛的应用到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智慧场景来振兴消费、活跃消费,促进消费的升级。
(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www.if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