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明观四海/琼港医疗文旅合作空间广阔\梁海明

2025-03-26 05:02: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医疗、绿色经济、创新资源、文化旅游、高端服务,以致教育事业等方面都有庞大的合作空间。

  海南自由贸易港近年来建设步伐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推动的区域合作战略之一。去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三亚指导工作时强调,海南自贸港要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在此背景下,海南与香港的合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将在海南出席并见证香港特区政府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两地合作迈向新台阶。通过深化海南与香港生物科技、教育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不仅能发挥两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能形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案例,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

  在过去的两、三年间,笔者及研究团队成员多次前往海南自贸港与香港,实地考察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并与政府机构、企业代表及学术专家深入交流。调研结果显示,海南与香港在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具有高度互补性,协同合作潜力巨大。基于实地调研,研究团队认为以下各大产业最具合作价值,并将在未来推动两地经济共赢发展。

  第一,打造国际医疗健康中心。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生物科技研发机构和医疗科研资源,特别是在精准医学、基因科技和新药研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海南自贸港近年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在国际先进药品和医疗设备引入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建亚洲生科创新高地

  研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海南正在吸引国际医疗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落户,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健康中心。未来,两地可在以下方面深化合作:1)鼓励香港的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新药研发和精准医疗技术应用;2)推动两地医疗机构的合作,为患者提供高端跨境医疗服务;3)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便利,吸引全球医疗资源整合,助力香港与海南共同打造亚洲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高地。

  第二,共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研究团队在海南的考察中发现,海南各地政府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海洋生态保护、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而海南在环保技术创新、绿色金融支持和国际合作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与香港的深度合作,海南可加快引进国际领先的环保技术,同时借助香港的绿色金融体系,为本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共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此外,两地还可在碳交易市场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覆製的绿色发展模式。

  第三,构建全球创新资源枢纽。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成熟的国际市场网络。通过调研发现,海南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方面仍处于发展初期,而香港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的法律体系可以为海南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海南可以借助香港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全球创新企业提供便利的专利、商标和技术交易服务。

  第四,推动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香港在影视制作、设计、艺术、广告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创意人才和文化品牌。实地调研发现,海南已启动国际电影节、艺术展览、音乐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积极吸引国际文化企业落户。未来海南可借助香港的文化资源和国际化经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鼓励香港的影视公司、设计机构和艺术团体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共同打造国际文化IP;另一方面,推动两地文化企业的合作,发展跨境影视制作、数字创意产业和文化科技融合项目,提升海南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打造高端服务产业集群

  第五,携手打造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海南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业体系,推动金融、法律、会计、咨询、贸易等高端服务行业的发展。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专业服务枢纽,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可为海南提供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支持。研究团队在海南自贸港的调研发现,海南在金融服务、法律仲裁、跨境贸易服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而香港的国际化专业服务体系可为海南提供借鉴和支持。

  两地未来可以在以下方面深化合作:1)推动香港的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海南的现代服务业水平;2)推动两地企业在贸易结算、跨境投资、商业咨询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市场对接;3)借助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打造国际金融创新试验区,吸引全球资本和企业落户海南,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第六,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教育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人才流动的重要力量。香港近年来提出“留学香港”战略,致力于吸引国际优秀学生,而海南自贸港也在积极打造“留学海南”计划,旨在构建国际化教育体系,提升区域竞争力。双方可在国际教育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建设亚洲国际教育中心。笔者建议两地政府共同推动香港高校在海南设立分校,海南自贸港允许境外高校独立办学,这为香港高校提供了拓展办学空间的良机。

  通过在海南设立分校或合作学院,不仅能吸引国际学生,还能借助海南的政策优势和区位条件,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香港教育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对此,笔者建议两地政府同意在海南就读的香港高校毕业生,可享受香港就业和居留政策,鼓励更多国际人才在两地流动和发展,同时支持海南高校与香港企业及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及就业机会,增强海南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七,协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海南和香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应加强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两地研究机构可围绕国际经贸合作、航运物流枢纽建设、金融服务创新等领域开展系统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互补,可在贸易便利化、跨境投资、航运资源整合、金融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

  同时,建议可从历史文化角度联合研究古海上丝绸之路,系统梳理其发展脉络,挖掘海南和香港在海上贸易、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考古研究,保护和活化沿线文化遗产。两地可联合打造古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博物馆、遗址公园、沉船遗迹展示区等文化旅游景点,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展览、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VR)等,增强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吸引力。此外,可策划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节、学术论坛、非遗展演等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吸引全球游客,促进两地经济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推动海南自贸港与香港的深度合作,也必须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对此,研究团队建议,一是建立政府合作专班,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建议海南省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琼港政府合作专班,统筹推进合作项目,确保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提高合作效率。二是优化营商环境与构建产业对接平台,参考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准入和行政审批经验,进一步优化海南的营商环境,吸引香港企业落户。同时,海南可梳理香港五大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建立联络机制,提供定制化招商政策,推动重点产业落地海南,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三是加强宣传推广与国际影响力建设,建议海南加强在香港及国际市场的宣传推广,借助展会、论坛及媒体资源,讲好海南自贸港的故事,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汇聚海南。通过完善合作机制,海南和香港的联动发展将更加顺畅,推动两地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海南自贸港与香港的合作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未来,海南与香港应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多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