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局日前正式向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公布最新的简朴房规管制度建议方案。香港㓥房问题是政府必须要克服的硬仗,由于简朴房要求必须有窗户,自然会增加成本,但这是应该要做的方向。政府如何应对?我们看看最新建议方案的内容。
先要声明的是,笔者态度是审慎的,甚至没有去进一步作评论,但看过建议之后坦白说,有关方案应是值得支持的,反而认为很多持份者都忽略了一些细节,需要在此特别补充:
1)延长宽限期。将宽限期由登记期后延长至36个月,登记期12个月,拟议登记期至宽限期合共48个月,让分间单位现存租约符合现行单位租务管制下,两年首租期和两年次租期的4年租住权保障。这的确给予市场及持份者有较多时间去适应。
2)放宽窗户要求。文件显示“为回应社会意见,新方案将容许窗户面向符合法定要求、有进出口的四边围封的天井,同时亦明确了居住空间须至少有一扇不少于0.1平方米的可开启窗户。”这无疑比去年的建议增加了可间的㓥房,虽然作用有多大难以衡量,但已经有足够的模式让业界去遵从和发挥创意去适应。
3)增加可进行认证的专业人士范畴。文件显示“除了早前建议的注册建筑师、注册专业工程师(建造、土木、结构)及注册专业测量师(建筑测量)外,新增消防及屋宇装备范畴的注册专业工程师作为指明专业人士,增加‘简朴房’核证服务供应。”
虽然有政党认为这个认证令到业主增加支出,但笔者认为这是重要一步,很多人忽略了简朴房这个市场,现在正在面对一个革故鼎新的时候。具规范之下,我认为将会增加了不少持份者进入市场投资。以前㓥房是一个不太公开的市场,持份者现时受到监管当然会觉得不爽,但其实有监管新规之后,简朴房可能令到㓥房多了一些门槛及难度,成为一个收入颇吸引的投资项目。
简朴房之后会有一些多窗户的单位,包括天井及后街的窗户,这类单位在稍后会被抢购,而一些难以安装窗户的单位可能会被取替、或者改变其㓥房形式变做传统的租务。笔者认为政府虽然没有刻意地去营造,但的而且确在施政之间是应该与市场互动,我觉得最终是会得民心的。
政府准备好简朴房政策影响
4)政府已经有完整计划。很多人忽略了房屋局曾表示:“本港有11万间㓥房,当中30%,即是3.3万间是低端㓥房不符合‘简朴房’最低标准,指部分可改装达标,对余下不达标㓥房必须‘根除’,至于其余7.7万间,其指可透过小型改装工程改成合规格的‘简朴房’;另外,过渡性房屋及简约公屋可提供5.1万个单位,预计当中只有三分一可腾出来安置即将被取缔的㓥房住户。”这两个数字反映房屋局心里有数,简朴房政策会少了几多供应、要准备多少供应补充,例如要准备多少简约公屋和过渡性房屋,这亦是有所准备,这个是我感到欣赏的。
人要向前行,政府用简朴房取替㓥房,我认为有了新的格局,我们支持局方的方案之余,政府亦要恒常和市场互动以应变无常的市场改变,始终㓥房都是最草根市民的住屋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为祥益地产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