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强心针/交投活跃 港楼价有望重拾升轨\廖伟强

2025-04-17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5年已过了一季,香港楼市交投活跃,但楼价仍录得轻微回落。根据笔者公司集团的指数,今年首季楼价按季下跌约0.6%。若以此趋势推算,假设楼价持续下行,全年累计跌幅或与去年相若,甚至可能略为收窄。然而,每逢楼市转淡,市场总不乏负面声音,尤其是部分期待楼价下跌的人士,透过社交媒体放大悲观情绪。香港楼市是否真的如此疲弱?笔者无从预测未来,但从多角度观察,市场并非一面倒的颓势。

  笔者习惯从日常生活洞察经济脉动,例如餐饮业的人流和消费情况。自去年12月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重启以来,短短三个月内来港人次已增长近一成。新增数十万的访客流量,为香港经济注入活力,带动消费市场复苏。近期走访市面,无论主要道路或旅游热点,皆车水马龙、人流如鲫,与一年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餐饮业的动态同样反映经济回暖。虽然仍偶有食肆结业的消息,但统计数据和街头观察显示,新开业的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空置舖位已转为新食肆。笔者与餐饮业界的交流中所知,他们普遍表示入座率显著提升,生意逐步好转,甚至开始录得盈利。当然,经营成败仍取决于产品定位、服务质素及市场竞争力。这些迹象令笔者相信,香港经济正逐步企稳,消费力亦在回升。

  过去,香港人以勤奋拚搏闻名,但近年部分人转而抱怨,将负面情绪无限放大,楼市亦受这些负能量所影响。楼价自高位回落,至今累计跌幅约三成,无疑令不少业主蒙受损失,市场信心亦随之动摇。然而,数年的跌势并不代表楼市将长期低迷。内地人才持续移入香港,正好成为楼价止跌回稳的重要支撑。

  人才流入 楼市添购买力

  近年来港的内地人才,普遍看重香港的生活方式,并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香港的独特优势,包括完善的法治、自由贸易、优质医疗、进出自由、多元包容,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等,依然具有强大吸引力。这些人才逐步在港落地生根,为楼市注入新动力,足以抵销本地居民对市场的信心不足。

  从近期物业成交数据可见,内地买家入市比例已占总成交量逾两成,其影响力日益显现。虽然楼价尚未完全触底,但笔者认为底部已近在咫尺。

  (作者为利嘉阁地产总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