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Web3洞察/用RWA激活“沉默资产”的价值\汪乐乐 蒋照生

2025-04-21 05:01: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香港Web3嘉年华举行期间,OKG Research受邀参加了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举办的闭门研讨会,就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趋势与链上数据价值等议题进行分享。笔者提出,当前RWA生态呈现明显的东西方分化趋势:美国更注重将传统金融资产上链,以增强现有金融体系话语权;而香港等地区则在积极探索将非标资产引入RWA体系,为实体经济注入链上活力。但通过与业内人士交流,笔者意识到这种分化的背后,映射出的是对RWA核心价值的不同理解:究竟是构建一个更合规的Web3资产系统,还是通过代币化拓展金融服务的可及性?

  从贝莱德BUIDL基金到富兰克林邓普顿的FOBXX,再到Coinbase、Ondo Finance等平台推出美债类代币化产品,RWA正沿着“标准化资产优先”的路径推进。截至2025年4月,全球RWA代币化资产(除稳定币外)总市值已达210亿美元,其中超过四分之一与美债资产锚定。

  从监管适配性、风险承受力和市场接受度来看,以美债为代表的标准化金融资产正构成RWA的确定性基座。这类资产不仅风险低、流动性强、定价机制成熟,还能快速适配现有监管框架,有效打消机构参与链上金融的合规顾虑。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类资产本就已经具备较强的现实流动性与金融服务覆盖,上链的价值更多在于“数字化包装”和拓宽分销渠道,并未在本质上改变资产结构或价值发现能力。且上链后资产仍面临集中发行、高门槛准入、碎片化流通等问题,也难以有效吸引链外长尾用户参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更像对传统金融产品的技术封装,而非价值重构。

  此外,这类资产的链上版本并未提供更高收益空间,且流动性与本体相近,缺乏“稀缺效应”,导致现阶段RWA产品的市场购买意愿并不强。据统计,超过65%的RWA代币日均交易额低于10万美元。

  要想让RWA走出上述发展困境,突破口在于挖掘那些长期游离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难以被估值、缺乏流动性的“沉默资产”,让它们能通过上链实现价值表达与自由流通机会,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市场参与动能。

  便利定价与交易

  从这个角度看,RWA不应只是资产配置工具,更有潜力成为新兴资产的价值发现与表达体系。当前全球90%以上的资产尚未被证券化,其中包括大量来源于中小企业、发展中经济体、基层社区的“非标资产”──例如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未上市企业股权分成权、碳信用额度、绿色能源电力指标、各类文娱版权与IP收益等。这些资产因估值不清、流动性差或合规路径不明,长期游离于金融市场之外,也正是当前金融体系难以普惠的空白地带。

  这些资产之所以未被定价,往往不是它们没有价值,而是缺乏一个适合其属性的表达载体。而链上结构天然具备“可拆分”、“可追踪”、“可验证”的特性,正好适合承接这类资产的价值表达诉求。借助链上数据、零知识证明、链下预言机、AI定价模型等新兴技术与工具,这些“非标”资产可被逐步拆解成结构化和标准化金融模块,并在Web3系统中实现确权、交易和流通,进而构建出全新的数字化金融资产体系。

  这些资产原本缺乏流动性,但正是这种“不可得性”赋予其链上独特性:一旦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定价与标准化,就能成为资金愿意“冒风险”投资的机会窗口。这也说明:只有创造出新的资产类别,才能引入新的资金和用户。若RWA能够打开资产表达权的底层逻辑,而不是简单覆製已被充分定价的主流金融资产,而是让原本无法被定价的资产获得平等的定价与交易机会,将有希望吸引更多类型的资金上链,从而实现RWA生态从“资产端”到“资金端”的双重质变。

  于香港而言,如今RWA产业政策环境趋于成熟,并逐步成为全球RWA合规发行的重要支点。但若香港仅止步于发行平台角色,仍难摆脱成为RWA价值链中的“渠道中继”。

  笔者认为,香港可以也应当在RWA资产供给侧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这方面香港已具备先发优势:无论是债券资助计划支持多家中资企业完成Tokenized Bond发行试点,还是特区政府将黄金代币化写入施政议程,都为未来产业实践奠定了基础;而香港的区块链企业与合规交易所也已具备强大的技术落地能力。

  港具潜力成为全球试验场

  香港若能在借助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扩大标准化金融资产代币化规模的同时,继续推动以绿色能源收益权、湾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公共设施使用权等为基础的更多非标资产的代币化试点,并结合数码港元与港元稳定币结算体系,则完全有潜力在未来成为“多资产结构型RWA”的全球试验场。

  RWA要解决的不仅是“能否让更多人买到美债”,更是“能否让更多资产被看见、被定价和被流通”。当下的主流资产上链是RWA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为链上金融构建了基础设施与信用锚定体系。但要真正成为推动金融变革的引擎,RWA还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赋予过去那些未被定价的资产以价值锚定、流通机制与金融连接,并通过这些资产释放全新价值空间,激发出更大规模的资金上链意愿,实现真正的金融可及性。

  (汪乐乐为OKG Research负责人,蒋照生为OKG Research资深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