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环球经济最大亮点,是中美之间贸战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两国协商大幅削减及暂缓相互关税,并达成90日的“休战”协议,相关消息在全球财金市场引发激烈回响。于本港而言,这一利好消息与中央政府近期“放水”提振两地市场,以及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急剧回落相辅相成,为楼市及股市注入新动能,对新盘市场的刺激作用更是可见一斑。
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解,一手交投明显转活。如西沙热爆新盘连续四轮开售均火速售罄,当中不乏大手客踊跃支持,发展商更即时加推新一轮385伙单位应市。新盘热潮,彰显楼市持续转好。美联研究中心综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网》资料及市场资料,今年截至5月13日止,一手成交量录约6277宗,虽然较去年同期7420宗,按年下跌约15%,但仍是过去6年同期第二高水平。
港汇走强 H按急跌
其实今次“贸易战2.0”对楼市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由于内地及香港早已就贸战争端做好心理及经济准备,减轻冲击。另一方面,当前香港楼市指标与“贸易战1.0”时期相比已显著改善。现时无论本港银行存款、租金水平及细单位租金回报率等,均较“贸易战1.0”有所提升。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去年已全面撤辣,消除买家入市重要的顾虑,为市场持续向好奠定基础。
更令人振奋的是,港元近期表现强势,吸引外资流入,带动与楼按挂钩的一个月HIBOR急速回落,日前更一度跌至约1.33厘,远低于上月底高位约4.1厘。这不仅减轻供楼人士的负担,结合租金持续上升带来的回报率提升,正进一步刺激买家入市,为楼市带来多重正面效应。
虽然楼市短期前景渐趋向好,但一手货尾量高企仍是影响楼市中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近年政府减少卖地,预计未来三至四年一手私宅供应将呈下降趋势。根据房屋局公布最新资料,未来3至4年一手供应(包括已批出土地可随时动工(熟地)、已落成未售出单位数目(现楼货尾)、建筑中未售出单位数目)于今年首季合共录得约10.5万个单位,连跌四季并创七个季度新低,最新数量较去年一季度纪录高位11.2万伙减少约7000伙,估计随着本财年潜在土地供应创有纪录的15年低位,而且预期发展商实际吸纳土地会跟随减少。在此情况下,土地供应将逐步回落,支撑楼市表现。
展望二季度,在“贸易战2.0”阴霾未散下,预期楼市大致靠稳,“供平过租”促使更多租客“租转买”及投资者入市下,一手成交料按季升约13.7%,录得约5000宗水平,创6年新高;二手成交则估计有望录约1.1万宗,按季升约6.2%,达一年高位。至于租金及楼价走势方面,受惠租务旺季来临,以及人才及留学生持续来港利好租务市场,料二季度租金升约3%,而楼价则轻微回调,延续“租升价跌”的情况。
(作者为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