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金融观察/政策发力 中国经济逆风前行\邓 宇

2025-06-16 08:45: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掀起关税战,全球经济受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预测,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全年增速分别为1.4%和3.7%,相较于1月的预测均有下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为2.9%,较上次预测分别下调0.2和0.1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同样下调全球经济预测,并表示全球经济正因贸易壁垒和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而放缓。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性增长虽有支撑,但随着形势的恶化及贸易战可能升级,在较高利率环境下,全球经济继续面临再平衡的风险挑战。若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东盟等经济将继续保持向好,欧美及日韩经济的下行风险或有所缓释。

  一、中国经济延续向好,美国经济面临衰退

  其一,中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保持稳健增长。面对美国关税战冲击,中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构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优化宏观政策组合,在稳外贸稳外资的同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2025年首季中国GDP按年增长5.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年初以来,中国外贸表现胜预期,按人民币计价,1至5月货物进出口按年增长2.5%,其中出口增长7.2%。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取得积极成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4.7%,比第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按年增长5.1%,增速比第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引领投资保持较好增长。1至4月固定资产投资按年增长4%。中长期看,中国作为超大型经济体已经具备较强韧性,除了保持总量的增长,在结构上已有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消费内需的贡献度稳步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地位提升,以及贸易和投资市场的多元化。德银发布报告,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4.7%;摩根士丹利将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从此前的4.2%和4%,上调至4.5%和4.2%。

  美国衰退概率显增

  其二,悲观情绪蔓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大幅上升。自美国宣布 “对等关税” 以来,美国经济预期明显走弱,市场出现剧烈震荡,显示未来增长前景堪忧。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美联储宣布连续三次暂缓加息,目前美国财政利息支出负担持续加重,近期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涨至5%的高点。关税是推高成本的因素,部分企业计划通过调整受影响商品价格、全面涨价、降低利润率或增加附加费等方式,在未来三个月转嫁成本压力。OECD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6%和1.5%,较今年3月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6和0.1个百分点。IMF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8%,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主因是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预期需求势头减弱。从各方的观察来看,关税政策高度不确定及美国经济面临消费支出减弱、财政及贸易 “双赤字” ,预期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明显增加。

  欧元区下行压力大

  二、欧元区经济下行,日韩经济韧性受考验

  其一,关税政策不稳定,欧元区经济下行压力大。美欧关税谈判仍未出现实质性进展。欧元区5月调和CPI按年初值为1.9%,为8个月来首次低于欧央行2%目标水平。鉴于欧盟持续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及欧央行再度减息,欧元区经济显示出一定韧性,5月欧元区综合PMI终值略高于50的分水岭。欧委会预计,2025年欧盟和欧元区实际GDP预计分别增长1.1%和0.9%,与2024年基本持平;欧元区的总体通胀率预计将降至2.1%。展望来看,美欧关税谈判悬而未决,预计欧盟及欧元区经济虽能避免衰退,但下行压力增大。

  其二,日韩经济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增长韧性受到考验。日本和韩国经济均为出口导向,对外依存度偏高,关税战持续冲击导致日韩贸易增长受到威胁。自年初以来,日本经济从2024年的强劲增长迅速逆转,关税政策及内部通胀压力成为主要拖累。日本今年首季经济按年率收缩0.7%,降幅超出预期。日本通胀也在加大,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按年升3.2%,超过日本央行2%目标。韩国则遭遇长达半年的 “戒严风波” 事件冲击,国内政局不稳,内需低迷的同时,经济遭遇关税战重创,5月份韩国出口下滑1.3%。今年首季度韩国实际GDP环比萎缩0.2%。韩国央行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从先前的1.5%大幅下调至0.8%。韩国也面临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主要包括食品价格的较快攀升。目前,日本同美国的关税谈判艰难推进,韩国则因国内政局形势而关税谈判启动较晚,未来谈判前景并不乐观,预计日韩经济维持正增长的难度不小,或出现轻微衰退。

  三、东盟经济仍有韧性,非洲拉美预期将回落

  其一,东盟经济遭遇关税战挑战,但仍有韧性。东南亚国家为出口导向型经济,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其中,美国是东盟重要的出口目的地。2024年美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4768亿美元,其中东盟对美出口352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2277亿美元。受到关税战冲击,今年首季东盟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已见放缓。其中,印尼首季经济增长4.87%,创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马来西亚GDP增速从4.9%降至4.4%;新加坡初步数据由5%降至3.8%;越南由7.55%放缓至6.93%。东盟积极推动同美国进行关税谈判,但进程可能比较艰难,美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实施的对等关税较高,抢出口效应消退后,支撑东盟经济的动能将可能随之减弱,部分国家将承受巨大的出口压力。不过,相较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东盟的经济增长仍有韧性基础,主要体现在较为强劲的内需市场及消费能力,以及东盟在制造业产业链及贸易份额的优势。

  非洲拉美外部挑战加剧

  其二,非洲拉美增长可能受挫,外部挑战增多。非洲和拉美的经济过去三年增长较好,IMF早前预测,到2025年,全球增长最快的20个经济体中,将有9个位于非洲。不过,非洲经济体规模体量小、经济结构单一且具有脆弱性、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很难抵御关税战风险。非洲开发银行预计,非洲经济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3.3%增至2025年的3.9%,在2026年升至4%,预测值比此前分别下调了0.2和0.4个百分点。OECD评估指出,拉美地区有22个国家2024年经济增长率超过地区平均增速,其中7个国家超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4.2%的平均增速。但面对关税战冲击,拉美大中型经济体如巴西、智利等虽能维持稳定的增长,但整体上拉美多数经济体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将因此受挫。

  四、前景展望

  关税战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存,暂缓实施对等关税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最终结果仍取决于谈判进度。乐观情景下,关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有望缓释经济下行风险。悲观情景下,关税战升级及贸易冲突加剧,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联合国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4%,较1月的预测值低0.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将美国经济增速从2.3%下调至1.4%。确定性在于,以中国、东盟及部分拉美大中型经济体为代表的 “全球南方” 将有望实现相对稳健且具有韧性的增长。

  展望来看,关税战持续发酵,引发通胀上升的概率较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可能重新陷入 “高通胀+高赤字+高关税” 困境。为推动全球化发展及贸易正常化,各国需保持建设性对话及开展合作,避免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而带来持续的负面溢出风险,为经济稳健增长和恢复贸易秩序创造积极条件。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