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新态/重塑置业阶梯好时机\汪敦敬

2025-07-23 05:02: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星期笔者撰文《警惕置业断层 削弱楼市动力》得到好的回响,笔者想在这方面再探讨。1997年回归前炒风炽热,但当时人口不断增加,仍能保持置业阶梯,政府在1988年推出了“自置居所贷款计划”,以协助低收入家庭在私营物业市场置业。回归之后,特区政府在1998年推出“首次置业贷款计划”,以协助中产家庭置业,其后于2003年推出“置业资助贷款计划”,“自置居所贷款计划”和“首次置业贷款计划”。“置业资助贷款计划”供合资格人士在以下方案中三选一:1)借取免息贷款53万元(分13年摊还);2)借取免息贷款39万元(分20年摊还);3)领取每月按揭还款补助金3800元(共48期)。单身人士所获的款额为上述的一半。

  1997年之后,香港要承担之前炒风造成的恶果──泡沫爆破局面。数十年来,笔者都支持对炒楼的管制,因为炒风活动如果过分,会破坏了本来房地产的其他重要功能。所以中央政府提倡的“房住不炒”,笔者认为相当正确。

  我们既然有大的方向,更加有空间将房地产的其他功能发挥得好,其他功能包括:1)养老,包括买楼收租或做逆按揭去安享晚年;2)减低短炒,令到房地产市场是最稳定的市场,笔者多年来常说内地房地产是“砖本位”;3)“纸砖头”亦是一个良好的房产信托基金,可以进一步活化房地产这不动产的财富流通;4)房地产亦可以分配社会财富,不同板块如果有合适转流率是最好的分配财富结构;5)房地产亦可以抗高通胀,免得在高通胀之下财富蒸发,这点十分重要,特区政府是应该完善资助贷款。当然,我们未必需要鼓励年轻人追求买楼,但亦应该让他们知道社会是可以提供置业的选择。

  楼市畅旺 利好经济

  完善财富分配才是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好方法。“置业资助贷款计划”因当时市道低迷,特区政府决定退出市场、在2004年终止有关计划,后来因为长期供应不足,的确难以再推出,笔者认为这是年轻人置业低迷的原因之一。

  现在楼市刚刚过了最低迷的时候,是重整置业资助贷款的好机会。贷款虽然可能会引起坏账,但其推动经济的能力庞大,笔者认为物有所值,最重要是解决到深层次矛盾。

  一个成功的金融中心和大都会,人口一定会增加。今次可能是修补置业阶梯和化解深层次矛盾的好机会。

  (作者为祥益地产总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