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很多历史悠久的老店纷纷结业,成为社会关注的议题。无论是高档的老字号,还是深受街坊喜爱几十年的小店,都有结业的可能。此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单纯因为行业不景气所致。
租金高企对于退场的商家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租金无疑是经营的沉重负担,尤其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核心商业区的舖租持续高企。疫情期间,虽有业主因出租困难而减租,但生意额同时萎缩,未能显著改善经营状况。随着市道逐步复苏,商铺租金有所回升,热门地段的租金压力尤甚。许多商家在租约到期后,面对业主大幅加租,难以承担,最终选择结业或迁离。
不过,租金高企并非这几年才有的事,也未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否则就难以解释新进场者的涌现。经营管理不善才是更深层的问题。许多老店未能跟上时代步伐,产品缺乏新意、店舖环境陈旧、服务质素停滞,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尽管社交媒体偶尔掀起怀旧热潮,短暂带动人气,但未能持续吸引客流,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此外,一些老字号的经营者往往年事已高,下一代却未有接手的想法,对家族生意没有留恋,未能传承之下唯有隐退,走入历史。当然,消费者行为的转变亦带来不小影响。随着内地商品价格相对低廉且质素提升,平靓正令不少香港消费者选择北上购物,令本地老店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善用社交媒体 提升品牌形象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老店成功转型,透过品牌活化、产品创新及营销手法的进步,吸引年轻消费者,终可生存下来。例如,部分老店引入现代设计元素,改善店舖环境,并利用社交媒体推广,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笔者向来相信,任何生意都可以抵挡住时代巨轮的辗压,问题在于怎样去经营和改善。香港的地产代理行业,当然也一样。事实上,行业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地产代理逐步放弃传统高价抢舖的策略,转而灵活运用资源,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与资讯获取的习惯,积极采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工具。
笔者在地产代理行业近四十载,见证行业的老品牌,靠用心经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灵活应变与持续创新,纵使景气不如以往,也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
(作者为利嘉阁地产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