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现楼受追捧,有助加速去库存,缓解一手货尾供应压力。
特区政府最新数字显示,未来几年新盘供应量跌至10.1万伙,创近十一个季度新低,更比高峰期少了超过一万伙,差不多“蒸发”了整个沙田第一城。
房屋局每季都会公布“私人住宅一手市场供应”,包括已批图则但未动工“俗称熟地”、施工中、已建成但未售出单位。本季(截至2025年6月30日)最新数据是10.1万伙,按季减少4000伙,连跌五个季度,是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最少供应。相比去年初历史高位11.2万伙,跌幅近一成。
供应下滑,源头不难发现。今年二季度私人住宅施工量仅录2500伙,为三年新低,按年大减逾七成,反映发展商建屋意欲明显转弱。同季已批出土地但未动工的单位亦降至约1万伙,较首季少2000伙。这批“熟地”理论上可随时动工,惟未见实际行动,反映发展商普遍审慎,延后推展。高息环境令融资成本上升,加上建筑费高企、人手短缺等,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此外,一手货尾按季减少约1000伙,惟目前仍逾2.7万伙待售。以每年吸纳量约1.5万伙计算,清理库存尚需近两年,致令发展商倾向采取“先去库存、后起楼”的策略。随着一手供应自高位回落,发展商亦积极去库存,楼价压力将得以减轻,甚至有机会为楼市带来温和支持。
即买即住 即收租
在“现楼当道”的市况下,即买即住、即买即收租成为主流取向,用家与投资者均积极入市。7月份一手市场录得约1900宗成交,按月升幅达两成,其中现楼比重多达八成以上。成交最旺为屯门NOVO LAND第3A期及元朗柏珑,两盘合计占全月现楼成交逾四成,进一步突显现楼物业备受追捧。启德该月近200宗成交中,现楼占近九成。现楼受追捧,有助加速去化库存,缓解一手货尾供应压力。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呼吁联储局减息,令市场对减息的预期升温,“供平过租”现象更为明显。配合减息预期上升及经济气氛改善等宏观因素,若后市出现新一轮需求释放,供应端的压力将不再是拖累楼价的主要因素。近期楼价呈反弹,差估署最新公布数字显示,6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286.7点,按月升0.03%,连升三个月,为2023年4月以来最长升浪。
(作者为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