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此次会议不仅着眼于未来关键五年的战略规划(“十五五”规划),更聚焦当下经济复苏的难点痛点,展现出在复杂变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务实路径。
会议在肯定上半年“稳中有进”、“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同时,清醒指出“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下半年工作的核心在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十四五”画上圆满句号,并为“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看:
财政更“积极有为”。强调“落实落细”、“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核心在于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效率,并“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民生与企业。
货币保持“适度宽松”。明确“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同时要求“用好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小微企业和外贸稳定。特别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意在发挥关键区域的引擎作用。
本次会议还再次强调了“政策一致性”,这是避免政策合成谬误、形成合力的关键保障。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层级政策协同共振,保障政策有效、有力落地。
消费是内需的基础。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既要扩大商品消费,更需着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将民生保障改善与扩大消费需求有机结合。投资是内需的关键。“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项目、重大民生工程),核心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破除隐形壁垒,真正“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
在推动内需方面,还将在制度建设方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破除地方保护、提升经济效率的关键一招。会议要求优化竞争秩序、治理无序竞争、规范招商引资,旨在打造公平透明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会议还在供给侧深入发力,挖掘内需潜力。将“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置于核心位置,通过国内市场空间,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今次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对于风险的管控,将安全发展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主要从七个方面筑牢安全发展的底线:1)在地方债务化解方面,指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重中之重,强调“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显示化解存量风险的坚定决心。2)房地产与金融协同,“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3)重视资本市场的安全性,要求“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旨在稳定金融市场预期,服务实体经济。4)就业优先的导向,特别提出突出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5)强化社会安全网,落实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6)夯实“三农”基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与价格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防返贫。7)守牢安全发展红线,强调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能源保供(迎峰度夏)和防汛救灾,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三大战略投资主线
笔者认为,此次政治局会议将“十五五”定位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窗口,同时对下半年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投资的政策主线十分清晰。我们认为有三大战略方向值得关注。
其一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方向。其中,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聚焦。一是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半导体、AI、生物制造等);二是科技─产业融合(大模型赋能传统制造业)从投资线索上看,重点值得关注:国产替代2.0(材料/设备)、工业母机、商业航天等。
其二是内需体系重构的战略方向。其中,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聚焦。一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二是共同富裕制度配套(落实好惠民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投资线索上看,重点值得关注:“反内捲”措施推进治理的相关行业龙头投资机会、新兴消费领域等机会。
其三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其中,可以聚焦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企业投资机会,关注相关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机会,外需增量与内需存量相互补充发展的机会。从投资线索看,可重点关注出口增速快,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包括高端制造、资源原材料龙头企业。
(作者为华福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