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强心针/居住刚需增 楼价回稳在望\廖伟强

2025-08-07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楼价现水平相对吸引,是适合置业的时机。

  近期本港股市表现亮丽,投资者久违地感受到利好气氛。其中最令长情小股民欣喜的,莫过于汇丰控股一度重返“红底股”之列,现在股价仍然在九十多元的水平徘徊。笔者并不是股票专家,不懂预测走势,但昔日“5号仔”股价低残,连资深股评人也因失望而即场饮泣的片段,至今仍记忆犹新。

  由七、八十年代开始,在香港提到稳健资产,传统上一定离不开“买楼”和“买滙控”两条不二法门。前者可自住亦可收租;后者则稳定派息,有长期持有的诱因。更重要的是,买楼可运用按揭作杠杆,升值潜力因而放大,成为资本增值的主要工具。

  息率低位 利好楼市

  但随着滙控股价长期滞后,楼价近年又持续调整,不少投资者都心淡,渐对此种投资增值思维失去信心。现在滙控回升,更迫近“红底股”行列,楼市又是否可以同步“争气”呢?笔者对此十分有信心。年初至今,楼市的基础逐渐稳定。拆息持续维持低位,大量资金涌入本港,供楼压力相对减轻;美国方面,市场普遍预期联储局即将减息。

  至于需求层面方面亦渐有改善。随着政策推动,人才输入增加,以及很多内地留学生选择留港发展,形成新的刚需支持。此外,本地经济活动也有回暖迹象,消费信心逐步恢复,令置业者态度亦见积极。

  楼价短期内难以重返高峰,惟现时价位相对吸引,是置业者的绝佳机会。可能不少人仍担心进场过早,会重蹈高峰期置业者覆辙,但种种因素已提供了明确的回稳信号,问题只在于能否抓住时机。回想当年滙控跌至28元的“世纪供股价”时,散户普遍未敢下注,如今回看,自然后悔当初未有行动。

  楼市的情况亦然,笔者经常听到人说“如果沙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