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金融观察/特乱政影响浮面 美衰退风险增\邓 宇

2025-08-11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国鼓励盟友和伙伴赴美投资设厂,这些投资能否完全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难以预料。

  “美国例外论”的出现有着特殊的宏观和政策背景。2025年以来,美国经济基本面和资产走弱,美债收益率震荡波动扩大,美汇指数跌逾10%,资本大规模流出美国,集中反映了市场对“美国例外论”的交易出现转折。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已经削弱美国的整体信用,而且美国科技行业也面临关税政策高度不确定性的冲击,以及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挑战,制造业回流的进程受挫。

  目前来看,美国与部分国家初步达成的关税协定虽有助于缓和紧张的贸易气氛,但“美国优先”政策导向不变,“美国例外论”能否继续奏效尚存未知数,美债和美股资产表现或受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美联储减息政策不明朗,美国债务危机是否进入临界点还有争论,但美国经济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未来前景堪忧。

  外商缩投资 资本持续流走

  一、美国经济面临结构性的现实矛盾

  一是经济维持一定增长,但放缓趋势显现。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经济通过大规模刺激而率先在发达经济体实现较快复苏,过去5年维持年均超2%的增长。2025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第一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2%,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初值录得3%的增长。从就业和通胀两项资料来看,美国的通胀因关税政策而呈现上升趋势,失业率略增,表明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展开来看,美国第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增长1.4%,为疫情结束后连续两季最慢;美国制造业PMI重陷萎缩,较6月的高点显著回落。多数市场机构预计美国经济处于软着陆周期。穆迪分析指出,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最新指标显示经济正在停滞,消费者支出已陷入停滞,建筑与制造业陷入萎缩,就业料将走弱。

  二是FDI持续流入美国,但资本流出扩大。2023年美国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创纪录3109.5亿美元,欧盟、日本、加拿大、英国对美投资显著。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受关税上升和地缘政治紧张影响,2024年全球FDI总额为1.5万亿美元,下降11%,而美国仍是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吸引FDI为2790亿美元,按年下降10.3%。客观分析,吸引全球资本进入美国市场主要在于美国的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和私人资本保持活跃,而美股的“长牛”行情虽存在泡沫化的质疑,但仍具较强吸引力。

  然而,由于关税不确定性的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FDI为528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大幅下降34%,为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最低。美国财政部的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资料同时显示,官方国际资本连续三个月录淨流出,其中2025年4月和5月淨流出分别为173.5亿美元和220.6亿美元。

  二、美国宏观政策遭遇重估的潜在风险

  其一,对等关税的“反噬”效应扩大。特朗普发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国关税收入大增。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美国关税收入达1130亿美元,按年增长86%,创单一财政年度的历史新高;2025年第二季度关税收入达644亿美元。但依靠对全球多国强制性加征关税,不但无法挽救美国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而且对全球经贸和投资生态产生巨大破坏。政策本身的负面效应持续发酵,2025年上半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仅略高于美国经济分析局2024年11月预测的一半,而核心通胀率则比预测高出约三分之一。

  关税推高通胀 失业率攀升

  对等关税的副作用预计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而且“对等关税2.0”作了很多调整,可能加速“去美国化”进程,在制造贸易争端的同时也将削弱美国经济。

  其二,“大而美”法案掩饰债务风险。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旨在降低工薪家庭的税率,为老年人提供税收减免,并扩大对国内制造业的激励,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但美国的高赤字仍将维系,估计“大而美”法案将在十年内使美国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并使数百万人失去医疗保险。

  在大幅减税的同时,美国财政要维持正常运转不得不扩大借款规模。美国财政部预计,2025年7月至9月的淨借款将超过1万亿美元,较4月的预期规模高出4500多亿美元。美国的高债务问题仍主要依靠不断地提高债务上限而维持高赤字,但由于美联储较长时间维持高利率环境,美国债务利息规模呈现快速增长。2024财政年度的联邦财政赤字为1.8万亿美元,约占GDP的6.4%,为历史上第三高,其中债务利息支出约9000亿美元,占总支出的13%左右。

  其三,货币减息政策及路径仍不明朗。市场对美联储减息的预期不明朗,而且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之间的货币政策立场也不一致,特朗普政府倾向于尽快减息,但美联储仍按兵不动。美联储连续五次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强调力求在长期内实现最大就业率和2%的通胀率,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通胀方面,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按年涨2.7%,为今年2月以来最大。IMF预计到2026年,美国通胀率将持续保持在2%的目标水平之上。就业方面,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低于市场预期值,5月、6月值分别下修,失业率与市场预期值持平,高于前值,劳动参与率低于前值。整体来看,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和失业率双升的风险。

  科研力度减弱 人才流失

  三、美国科技创新阻力与制造业回流难题

  一方面,美国科技创新的阻力加大。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掀起了美国科学和教育界的巨大震荡,包括削减科研经费、打压和干预美国本土高校、压降科研经费等,这些举措损害了美国的科研体系和高校声誉,加大了美国科技创新的阻力。

  在科技政策领域,特朗普推出大胆的《美国人工智慧领导力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加速本土创新生态,消除地方监管壁垒,重塑全球技术标准。同时,在半导体晶片领域,特朗普对半导体进口开展国家安全调查,由此导致半导体关税预期升温。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美国的科研强度在减弱,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而且特朗普政府以移民和科研安全问题为由,导致国际人才流失。

  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难题。美国鼓励盟友和伙伴赴美投资,吸引跨国企业在美投资设厂。短期看,美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但这些投资能否完全转化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有待观察。首要的是,美国关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各国不平衡的税率安排,在科技投资限制和刻意制造投资壁垒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寄希望于通过这些政策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显然是不充分的,主要困难在于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投资制造业的成本更高,所面临的外部竞争也更加剧烈。

  四、前景展望

  深层次来看,所谓的“美国例外论”无法掩饰美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困境,具体表现在两点:一是财政高赤字的难以为继。桥水公司创始人达利欧警告称,美国正接近一个临界点,届时将不得不仅仅为了支付现有债务的利息而发行新债,这种回圈可能引发金融冲击,并导致系统性崩溃。截至2024年底,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淨负债高达26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0%。

  二是赤字激增。据美国商务部资料,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账赤字激增44%,达450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升至6%,为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过去数年来,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股表现产生的巨大反差,美股经济的走弱,美股则回到高位。回顾美国1970年代美国“滞胀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的历史经验,相似点在于,危机前美国经济处于“非常繁荣”时期,但不久后便迅速崩盘。就此而言,“美国例外论”反而暴露出美国经济的短板,过度繁荣掩饰了潜在的危机。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