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真正市况差的时候,是业主不计价放售仍乏人问津,但目前楼市并非如此。
在过去十多年的楼市繁荣期,很多物业投资老手凭借低息环境下积极进行投资;由于借贷成本低廉,他们都倾向持货量大,现金比例偏低,而其身家亦跟随楼市迅速膨胀,可谓“时势造英雄”。随着楼价在这几年自高位回落,加上利率急升,资金压力涌现,昔日的投资者很多都面临困境,必须积极“减磅”,甚或“壮士断臂”。
近年楼市疲弱,这些投资者在高息压力、物业贬值及银行call loan下,无奈选择蚀让离场。而媒体亦频频报道他们低价出货的消息,即使楼市近月略见回稳,蚀让退场的个案仍然屡见不鲜,惹人关注。
但大家细心想想,每宗蚀让个案的反面,其实也是新资金成功入市的例证。成交本质上是双向的,有人被迫低价沽货,则有人看准时机、低价吸纳。若无新买家进场,这些交易根本无法完成。传媒及社交平台往往集中报道卖方的蚀让幅度,甚至有意无意地营造“楼市无底”、“跌市持续”等负面效果,却忽略了市场上仍有资金在静静部署,趁低吸纳。当大众仍在“看戏”之际,部分资金早已在市场“寻宝”成功。
租金回报吸引投资者
须知道,这些蚀让个案通常是长期压力累积的结果,业主经过多番考量才作出决定,或是银主完成收楼及放售程序后成功套现,并非突如其来跳船行动,更不应被视为市场崩溃的信号。
笔者认为,这些个案反映楼市资金流向的重组,以及投资者结构的更替,而不是什么的“市况差”、“投资者唔睇好”等等。真正市况最差的时候,是业主不计价放售仍乏人问津,但目前楼市并非处于此等境况,反而成交持续活跃,楼价亦明显稳定下来。
过去几年能保住现金的投资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现正积极部署,准备吸纳低价资产。现阶段入市,不但可用相对低位购入心仪物业,亦无需面对进一步大跌的压力。即使短期楼价未必有明显升幅,但在租金持续高企的环境下,只要有能力持货,租金回报已具吸引力,属稳健投资。
现时正值新旧资金的交替,旧资金退场,新资金进场,而楼市亦正处于结构重整的周期。只要具备眼光与果断,不随波逐流,在这个交错时代中,投资者绝对可找到具潜力的投资机会。
(作者为利嘉阁地产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