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高文宏议/金融多元发展 强化内外联通\李惟宏

2025-09-11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交所可加强与内地监管部门商讨,研究放宽南向“港股通”限制。

  继笔者上一期专栏(见8月25日A12版)讨论了“推动金融革新求变”的建议,本篇文章将聚焦探讨如何“促进多元创新发展”及“强化内外联通角色”,推进香港金融服务业升级转型。以下有六点意见:

  一、深化互联互通

  笔者建议下一阶段加快落实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并探讨将衍生产品加入其中,亦可与内地商讨推出商品通、期货通及新股通等,提升市场深度和广度。港交所亦可加强与内地监管部门商讨,研究放宽南向“港股通”限制,包括调低上市公司的准入门槛,例如容许30亿元市值公司加入,以及放宽内地个人投资者5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门槛(例如降到介乎10万至25万元人民币)。

  二、推动期货及基金业发展

  有业界意见反映,期交所应尽快实现23小时交易、增加假期交易的期货品种、进一步丰富商品期货产品、加强对期货业的宣传推广,以及为业界增设激励计划,刺激期货产品交易。基金方面,建议特区政府提供税务优惠,以及促请港交所降低上市费用,借此吸引更多国际大型私募基金来香港上市,以及检视将开放式基金型公司(OFC)纳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扩大两地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空间。

  三、促进数字资产发展

  有业界人士建议,容许机构和零售投资者参与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币种的数字资产交易,并放宽专业投资者的资格要求,以及将数字资产列作《证券及期货(财政资源)规则》下的资产。同时,亦应增加数字资产ETF的资产管理规模和交易量、提升数字资产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以及开发更多数字资产期货及期权产品。

  稳定币发牌制度已于8月1日生效,市场上对发行稳定币纷纷表达兴趣,但监管机构亦应做好管理市场期望,并加强向外解说相关的后续指引,为稳定币发行及相关商业活动提供清晰的合规路线图。此外,特区政府亦须积极推动产品代币化和零售化,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RWA)市场发展。

  四、扩阔跨境理财通2.0

  笔者建议增加跨境理财通投资产品的种类,例如扩大基金、固定收益等产品,尤其要满足“南向通”高增值投资者的需求,包括提供低中风险以外的投资产品、另类投资或私募基金等;推动内地券商与更多香港券商建立合作安排,增加不同资本背景券商的参与度,并研究纳入更多不同类型的金融中介机构参与其中;持续优化理财通产品的跨境销售及宣传方式,让两地从业员可全面开展业务。

  五、加快构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

  香港需要一个黄金交易所,定位应建立在国家战略宏观布局上,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笔者建议先要了解中国人民银行的想法,并与内地相关部门充分合作。而黄金交易所的股东组合对象,可以是特区政府所属基金、地域银行、大型基金,以及香港金银业贸易场行员。特区政府亦可借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已有115年历史的组建问题,如上世纪80年代初四会合并成立联合交易所。

  另有业界人士建议,除了增加香港品牌的实物黄金作为外汇储备,亦可透过转换部分金管局黄金储备,增持香港实物黄金ETF,并在现有香港实物黄金ETF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期权及期货产品。

  此外,除扩建机场金库外,特区政府亦可考虑于北部都会区建设金库(机场金库地处战略要地,部分业界人士表达对机场金库战争风险的担忧)。

  六、协助业界升级转型

  特区政府亦须积极协助金融服务业界引入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小型券商向资产管理、绿色金融、数字资产及Web3.0等高质量方向发展,令其服务更趋多元化,增加其收入能力,并且开拓新思维及发掘创新的营运和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亦可加强向业界宣传,将政府不同部门的金融科技研发成果推广至金融服务业的不同领域,包括证券、资产管理、基金等行业,借此提升营运效率及降低成本,从而促进行业升级转型。

  围绕2025年施政报告,笔者已从四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包括:1)推动金融革新求变;2)促进多元创新发展;3)强化内外联通角色,以及4)促消费利民生发展,进一步提升香港整体的竞争力,增强发展动能。

  (作者为香港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