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语纵横/去库存见效 新盘定价转进取\杨永健

2025-09-16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私宅潜在供应量。

  去年楼市持续整固,加上银行息口维持高企,发展商首要目标是“去库存、减债务”。近月推盘步伐明显加快,部分发展商亦出售非核心的投资以减轻债务压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相信大家亦会察觉,市场上的货尾库存已显著减少,发展商的债务问题亦得到改善,定价策略亦有所调整。

  根据特区政府按季公布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场供应,截至2025年6月底,香港未来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潜在供应量约为10.1万伙,较今年第一季度显著减少4000伙,潜在供应连续5个季度下跌,从去年第一季度高峰期的11.2万伙,显著减少近一成,并创下近3年以来的新低。

  私宅潜在供应减少

  整体私人住宅供应由去年的逾11万伙,减至约10万伙,有关数字应如何解读。简单而言,2024年有超过11万伙潜在供应,而2023年新盘销售只有约1.08万伙。如果当时新盘销售没有明显加快,楼市随时需要花上10年时间去消化有关供应。幸好去年的新盘销售已大幅提高至1.58万伙,如果以现时约10万伙的潜在供应计算,市场只需要约6年时间去消化。当然按照今年的新盘销售成绩推算,而整体楼市潜在供应又进一步减少的话,随时只需要4至5年就可消化。

  事实上,如果以现时已将楼书上载至一手住宅销售网的新盘计算,最新的新盘库存已大幅减至不足1.8万伙,比对于去年年初,当时的新盘总库存高达2.5万伙。经过一年的积极去库存,新盘的货尾总存量已大幅减少,部分新盘货尾更已完全沽清,货尾显著减少的情况下,市场上的平盘自然卖少见少,发展商的新盘定价已有所调高,个别以进取价登场。

  展望未来,影响本港楼市的主要宏观因素正见缓和,股市大幅回暖,加上美国即将重启减息,按揭息率下调而整体租金又持续向上,在供平过租的利好因素下,部分投资者加快入市。尽管目前市况复苏路途仍见曲折,并非每一个新盘都可以取得理想销情,但基本因素改善将为市场稳定带来改善。

  (作者为世纪21 星铸总经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