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江南晓望/施政报告展现“更新”“更强”“更快”\张 婉 彭 助

2025-09-20 05:02: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新一份施政报告与时俱进,结合国际经贸秩序的新形势和国家战略发展的新方向,为香港开辟发展新空间。

  特区政府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以经济和民生为两大主轴,在政府服务、创新产业、金融和专业服务、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提出改革措施,巩固香港金融、贸易、航运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力培育香港在新技术、新产业、新国际合作中的新亮点。

  值此“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谋篇之际,施政报告与时俱进,结合国际经贸秩序的新形势和国家战略发展的新方向,为香港开辟发展的新空间,促进香港经济和社会民生的可持续增长。

  更新:新方向、新技术、新应用

  施政报告体现了注重创新的发展思路。“更新”的思路体现在结合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国家发展的新需要,及时调整香港的战略重心,以此挖掘新商机。例如,施政报告结合当前全球贸易秩序重塑,内地企业加快“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香港的发展机遇将从过去的着重“引进来”向着“走出去”转型,开拓香港贸易、金融、专业服务领域的新增长点。施政报告提出将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未来出海内地企业可以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区域总部,享受在港金融、会计、法律机构提供的综合跨境金融和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将为香港服务业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香港在着力服务内地企业“出海”新兴市场的同时,也在更努力的增进与内地大市场的紧密联系,包括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对接,探索和研究与内地金融市场在大宗商品、碳排放权、黄金、人民币计价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推动两地青年的相互学习和文化交流合作。这些紧密的联系既使香港能够更好结合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也有利于香港把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例如“港股通”开通以来,累计淨流入港股4.8万亿港元,年初至今淨流入接近1.1万亿港元,是支持香港股票市场的重要资金力量。

  “更新”的思路还体现在对新技术、新产业和创新人才更大力度的支持。今次施政报告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AI)与数据科学等新兴产业,促进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根据施政报告,未来特区政府将继续为高技术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包,吸引更多国际和内地的高技术企业落户香港,并为生物製药、人工智能等香港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提供科研人才、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

  “更新”的思路也体现为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构建人工智能等新产业优势时,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将推动“AI+”的发展,促进AI在各行各业的广泛使用和推广。特区政府也将率先行动,成立“AI效能提升组”来改进政府部门效率。对新技术的推广还与对民生的改进相结合。在关注到新技术对截肢人士的突破性帮助后,施政报告迅速反应,提出了惠民科研的理念,运用创科基金开展研发并全额资助在本港截肢的人士免费配置新技术。

  更强:巩固香港国际中心地位

  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是香港的传统优势。新的一年,施政报告将全力巩固上述优势,夯实香港国际中心地位。今年的施政报告再接再厉,继续在股票、债券、货币、黄金、风险管理、资产和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等领域推出具体的改革计划。其中包括:

  在股票市场上,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枱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此外,香港还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加深港交所与东南亚的交易所合作,吸引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并且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

  在债券和货币市场,香港将结合离岸人民币中心枢纽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债券市场方面,香港将继续提升债券金融基建发展,增强与内地监管合作,从而支持内地企业在港发债,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货币市场方面,将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丰富企业离岸人民币融资渠道,扩大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便利人民币外汇报价与交易。特区政府也将带头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并研究在适当场景下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预计这一举措将增加在港人民币计价的安全资产供给,扩大人民币的流通。

  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是去年施政报告结合国际新环境为香港金融发展开辟的新思路。过去一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已在港设立了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已推出在港交割的全新合约。未来香港将继续拓展黄金仓储,并提出了三年超越2000吨的目标,推动和内地的精炼黄金合作,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并提前就与内地黄金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做好合作预备。结合香港金融科技发展,施政报告还提出支持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等新品种。

  自香港在2022年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以来,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推进步伐不断加快,今年8月1日又正式生效了《稳定币条例》,打造亚洲虚拟资产中心。今次施政报告也提出继续稳健发展金融科技,落地稳定币发行人制度,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推动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同时通过监管沙盒和投资者保护安排,加强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

  更快:以结果为导向提升效率

  当前国际科技、人才和金融竞争激烈,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思路也需要把握时机才能加快见效。今次施政报告延续本届特区政府以结果为导向的执政思路,强调提升政府工作和决策效率,简化审批流程,更快地让改革措施落地生效,也将更快地提升香港增长动力,更快地改善本地社会民生。

  在《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总排名世界第三,在“政府效率”排名世界第二,既体现国际市场对特区政府效率的认可,也说明提升政府效率对增强香港国际竞争力的积极作用。今次施政报告首次提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同时将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并利用AI技术来改进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特区政府改善工作效率的努力预计将有助于改进香港的营商环境,也将进一步提高香港对国际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更快”的思路还包括加快实现北部都会区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等重点政策、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成果见效,为此今次施政报告也将简化上述领域的相关行政流程,拆墙松绑,以推进改革转型措施,加快落地见效。例如,施政报告实事求是,坦承北部都会区建设中的困难,并积极行动,成立由特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全面提升北都区发展的决策层次,试点“分阶段开发”模式,加快北都区建设在土地、施工阶段的审批制度和流程,订立“加快发展北都”的专属法律,为加快区域内资金划拨、要素流动等活动提供法律支撑。不限于此,施政报告在产业支持政策也多处提出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例如将加快“1+”新药审批机制,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推向市场,又如推广“贸易单一窗口”,促进货物流通,巩固香港贸易中心地位。

  这些以结果为导向的举措有助于加快构建香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侧面体现了特区政府以人为本,关心经济和民生的政策理念。相信这种以实际出发解决企业发展和社会民生中难点、堵点的态度将进一步提高香港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并有力促进香港社会民生改善。

  (作者为中银国际研究部分析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