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楼曾是香港人最大的梦想,也曾是最大的压力。2019至22年间,楼价高企加上辣招未撤,每年400万元以下的细价楼成交量均不足5000宗,占整体成交比例仅7%至10%,对不少首置上车族而言,那几年是“最难上车时代”。
放宽百元印花税见效
今年情况明显逆转。特区政府于2月财政预算案推出新措施,将100元印花税的适用上限楼价,由300万元放宽至400万元,大幅降低细价楼的入市门槛。政策见效之快令人意外,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5年首三季,全港楼价400万元以下私楼共录得1.0456万宗成交,占同期整体约4.1万宗私楼成交达25%,不仅创下9年新高,更远超政府原先预期的15%。细价楼市场连续两年突破“万宗大关”,显示百元印花税已发挥显著刺激作用。
细价楼成交显著回升,除政策推动外,也得益于楼价持续回调。近年楼市由高位下跌两成多,令不少细价单位重回400万元以下区间,加上买家印花税从数万元降至100元,节省下来的资金足够支付部分首期甚至傢俬装修开支,不少观望已久的上车族终于心动即行动。
而最受惠的莫过于新鲜出炉的“十大上车屋苑”。榜单所见,新盘占据大半席位,其中冠军上车屋苑大埔上然,于首三季录得394宗400万元以下成交,是全港最受惠于百元印花税政策的屋苑;屯门黄金海湾及元朗朗天峰亦分别录得318宗及207宗。新楼省却装修开支、拎锁匙即住或即收租,对上车及投资者特别吸引。
今年细价楼交投持续升温,不少首置客认为楼价已调整至相对吸引水平,加上印花税减免大幅降低入市门槛,同时中小型投资者亦趁楼价回落入市寻觅出租物业,成交持续活跃。
美国年底有机会再减息两次,若减息预期成真,将进一步利好楼市。不过,若短期楼价升势过急或业主“反价”心态增强,恐窒碍部分买卖成交。若楼价能维持温和升幅,全年400万元以下细价楼成交量有望冲上1.3万宗,有机会创2014年逾1.8万宗后的新高纪录。
百元印花税和楼价调整,让更多人圆上车梦。虽然未来仍受息口及市场气氛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最难上车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作者为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