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国金视野/“十五五”规划的变与不变\宋雪涛

2025-10-28 05: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周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于更详尽的《建议稿》和《关于〈建议〉的说明》将于近日发布,我们可以先从全会公报概览“十五五”时期的大政方略。

  “十五五”时期,于国内环境来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2020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了横跨“十四五”、“十五五”和“十六五”三个五年规划的远景目标。这意味着,在“十四五”的基础之上,“十五五”需要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为“十六五”时期实现远景目标奠定胜局。

  于国际环境来说,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2002年,十六大首次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20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仍然维持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同时指出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2022年,二十大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此次二十届四中全会维持了这一判断。

  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此次会议展现的必胜信心比以往更强烈,特别强调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历史主动精神,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立足时代条件和历史方位、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开辟未来、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

  GDP目标增速宜订4.5%以上

  对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会议通稿表述相比于“十四五”凝练了许多,高度概括为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品质、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安全屏障等几个方向,对应了下文的十三条目标分解。

  值得关注的是,主要目标还提到了“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因此,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目标: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3445美元,按今年名义GDP增长4%、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0.5%计算,2025年将达到1.4万美元,刚好是今年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的标准线。

  放眼2035年,要让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或较2020年翻一番,未来十年的GDP年均增速应保持在4.4%以上。考虑到“十六五”的经济增速中枢可能低于“十五五”,“十五五”时期的GDP增速目标起码应设定在4.5%以上,更进一步可以设定在“5%左右”。

  会议通稿罗列了十三条具体目标,其中的“变与不变”有诸多值得关注的要点。

  一是对产业和科技的调整。“十四五”公报将科技创新列为第一,强调“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五五”公报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第一。其中之意或在于,随着近年中国科技创新水平逐步走到世界前沿,下一阶段要更加重视从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产业成果的转化,使创新能够落地、能够成为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实用性。

  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公报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到目标分解上,对应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者延续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的表述,差异在于对消费的表述与“十四五”明显不同。“十四五”的重点是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强调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十五五”的重点是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反映出政策思路有所调整,意味着财政资金在生育、教育、养老、社会保障、消费补贴等方面将有更大投入。

  三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部分也属于第三和第四点的结合,内涵较为广泛,期待《建议稿》揭晓更多内容。公报提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相关事项包括而不限于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综合整治内捲,本质上与进一步捋顺央地关系、完善地方考核体系等改革措施有关。四中全会之后,相关事项的推进或将加速。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此处变化在于顺位大幅提前,从“十四五”的第九顺位提升至此次第五顺位。这一变化的背景可能在于,近来部分经济体与中国的经贸摩擦有所增多。公报提出“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或在“十五五”期间提供不少基于双边合作、互利互惠原则的重要投资项目和机遇。

  五是双碳目标。第十点,公报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意味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仍然有约束力。

  (作者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