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明观四海/亚投行落户 港发展注新动能\梁海明

2025-11-05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作为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选择在港设立办事处,反映国际金融机构对香港的认可。

  亚投行宣布将在香港设立办事处,这是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对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充分信任。此举将为香港注入经济转型和国际化发展的新动能,巩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特优势。

  笔者早在亚投行筹建初期,便公开撰文呼吁香港应积极吸引亚投行进驻。如今,该设想终于成真,足见香港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亚投行自2016年1月正式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银行,其成员由最初的57个迅速扩展至110个,覆盖了全球81%的人口和6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亚投行的核心使命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这不仅限于亚洲,还覆盖了南美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截至2024年底,亚投行已批准超过300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撬动了2000亿美元的资本流入。

  在上述项目中,交通、能源、医疗和供水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老挝与越南之间,亚投行支持的跨境绿电项目为区域经济合作树立了新标杆;在印尼,贫民窟改造项目改善了近千万居民的生活;而在非洲,埃及亚历山大阿布吉尔地铁项目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减少了碳排放。

  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异同

  亚投行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定位和治理理念。亚投行奉行“精干、廉洁、绿色”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驱动的基础设施,以及动员私营资本四大优先领域。通过创新性的融资模式,如与新加坡合作建立亚洲首个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平台,亚投行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国际多边合作的新典范。

  亚投行虽然与“一带一路”倡议常被视为一体两面,但实际上,两者在目标、定位和运作模式上有异同。

  其一,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在服务范围和投资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亚投行的全球覆盖性与多元化投资布局。尽管亚投行以亚洲为核心,其成员国已扩展至全球五大洲,包括英国、德国、澳洲、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经济体。这种全球化特质使亚投行能够超越地理限制,在更大范围内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合作。近年来,亚投行通过吸纳更多新成员,进一步拓展了其全球影响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多边开发银行。

  在投资方向上,亚投行的项目选择也超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尽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仍是亚投行的重点区域,但其项目早已覆盖不属于“一带一路”范围的国家,这种灵活的全球化布局不仅提升了亚投行的国际吸引力,也彰显了其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多边合作模式,从而与“一带一路”形成了互补的合作关系。

  其二,两者在资金来源和治理模式上也有所不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资金支持多依赖于中国主导的政策性银行和专项基金,如丝路基金,其投资方向和决策更具中国主导色彩。而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其资本来源由成员国共同出资,股权分配以GDP为基础,同时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确保决策的透明性和多边性。以此为基础,亚投行不仅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补充,更是推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的重要尝试。

  其三,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在发展方向上各有侧重,但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亚投行致力于成为“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强调可持续性与全球合作。其融资项目中,气候融资占比连续多年超过50%,覆盖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及生态保护等领域,展现其对绿色经济的高度关注。同时,亚投行通过与国际机构合作,制定严格的环境与社会标准,为全球基础设施项目设立了绿色标杆。

  “一带一路”倡议同样强调绿色发展,“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与亚投行注重全球范围内的绿色项目不同,“一带一路”更聚焦于通过绿色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加强共建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这种互补性既推动了绿色转型,又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合作范式。

  绿色金融协同发展

  尽管如此,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并非孤立运作,而是互为助力。亚投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支撑平台之一,通过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支持,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为亚投行的项目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合作机会。两者共同作用,构成了中国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双轮。

  亚投行选择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球领先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融资工具,这将显著提升亚投行的离岸融资能力。通过香港,亚投行能够更高效地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其项目融资,进一步增强其全球影响力。

  另一方面,香港的国际化专业服务体系,包括法律、会计、审计和金融咨询等,将为亚投行的项目设计与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香港同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亚投行未来的项目融资提供了新的合作契机。

  更重要的是,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地位,使其成为亚投行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亚投行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也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亚投行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对香港本地经济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可谓多重利好。首先,这一决定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落户香港。随着亚投行的到来,香港将在国际多边合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角色。

  其次,亚投行的业务需求将带动香港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高端就业岗位。特别是在绿色金融领域,香港可以借助亚投行的项目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再次,亚投行的到来将促进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协同发展。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香港可以通过亚投行的平台,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及执行。

  五项策略建议捕捉机遇

  要充分把握亚投行落户带来的机遇,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及各界可考虑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支持亚投行的顺利落地。政府应为亚投行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包括税务优惠、行政便利及高效审批流程,确保其顺利启动运营。同时,可针对亚投行员工及家属的需求,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及住宿支持。

  二是培养专业人才。政府与教育界应加强金融、法律、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以满足亚投行在多边项目上的专业需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香港各界应以亚投行为契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为更多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吸引国际资本关注香港的绿色金融产品。

  四是提升国际影响力。香港应充分利用亚投行的国际平台,积极参与多边金融合作,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发布研究报告等方式,强化其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香港应更加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共同参与亚投行相关项目的执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明年深圳将举办APEC(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香港应借此契机,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与深圳携手推动绿色金融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亚投行的到来不仅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更为香港经济转型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拓宽了香港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定位与价值,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此背景下,香港必须抓住机遇,更主动、积极参与国家“十五五”规划,深化与内地及国际市场的合作,通过亚投行平台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资源,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加具影响力的角色,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繁荣注入新动力。

  (作者为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