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智库/财富效应浮现 买家加快入市\陈永杰

2025-11-07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湾仔有全新盘登场,首批单位呎价逼近3万元。发展商首轮推出的60个单位,在大手客时段已全数售罄,结果B组散客即使有钱也无缘入手。

  上月美国联储局减息0.25厘,本港银行亦即时跟随,减幅虽仅0.125厘,但已连续两个月减息,清楚释出踏入减息周期的信号。楼价见底回升,买家入市步伐明显加快,投资者尤其积极,近期多个细银码新盘均录得投资客大手扫货,个别贵价新盘亦罕见“一Q清枱”,为楼市注入强心针。

  以减息后首个开售的湾仔单幢盘为例,虽然呎价高达近3万元、入场费动辄800万元,仍无阻买家热情。首批单位开售短短两小时内即被大手客扫清,更有逾10组买家一口气购入全层4伙,可见以投资者为主。至于原本只打算入市1伙的B组买家,只能“望盘兴叹”。

  事实上,大量人才湧港带动租务市场持续升温,租金回报吸引,亦成为投资者入市的主因。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数据显示,9月租金指数报200点,按月微升0.2%,连升10个月,累计升幅4.2%,为2019年8月以来首度重返200点水平,创历史次高。其中A至C类中小型单位指数升至204.3点,追平历史纪录。

  自2024年以来,本港已累积减息五次,最优惠利率(P)合共减0.875厘,而且重返加息前水平。息口回落有助释放购买力,刺激交投气氛。同时,中美贸易战达成一年“停火”共识,外围不确定性降温,为本港经济及楼市带来正面支撑。

  库存压力持续纾缓

  在减息与股市造好的双重助力推动下,财富效应浮现,楼市逐步由谷底回升,一手住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今年首10个月一手成交突破1.7万宗,已超越去年全年1.58万宗。发展商亦趁势加快推盘,全港一手货尾连续4个月维持2万伙以下,上月更见1.9493万伙,创逾一年新低,库存压力持续纾缓,其中新界东货尾最少,不足2700伙。

  以现时形势推算,四季度楼市上行机会明显高于下行,预料发展商将把握年底旺季积极推盘,全年一手成交量有望冲上2万宗,重返疫前水平。楼价方面,在减息叠加货尾回落的双重支持下,全年料录得约5%升幅,有望结束连跌三年的颓势。

  (作者为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