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代理被认为是“市场证人”。不少朋友问笔者:“觉得近年政府房屋政策的表现如何?”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好的房屋政策是如何衍生的。
(1)良好咨询:要靠政府开放门户,还有市民到位的意见;
(2)充分的讨论:要广泛互动讨论,笔者觉得咨询后,立法会是一个好的讨论场所;
(3)正确的决定:考验政府高层听取不同意见之后,如何作出因时制宜的正确决定。
以上各方不同角色都需要存在,才有条件衍生好的政策。
在房屋政策上,笔者作为商会会长(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是肯定政府有充分的咨询,在商会近三十年先后担任不同角色,其实不同班底的政府都有向我们进行咨询,感到政府的咨询最重要是有回响,在房屋政策方面,本届政府的确在咨询方面做得不错,看咨询后有没有反应和互动,就可以证明。而立法会就是一个将民意咨询讨论的重要场地,民意能否到达立法会讨论,其实就要看议员是否称职和尽力。
或者我们用数据道出真相,过去一年有不少房屋政策在立法会通过或者讨论过,譬如以简朴房取缔㓥房的《简朴房条例草案》、打击滥用公营房屋行为的《2025年房屋(修订)条例草案》、放宽100元印花税门槛的《2025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和延长居屋第二市场的按揭担保期的房委会按揭安排等,还有《2025年业权及土地的注册(杂项修订)条例草案》,以上政策在讨论之后都得到通过或者获特首采用,体现了良好的咨询、充分的讨论和正确的决定。
配合《香港国安法》通过之后,有秩序的政治局面,的确是为市场做多了事情,从现实角度来说,起码在年轻人上车置业的机会和轮候公屋的机会都得到改善,所以笔者在12月7日立法会投票日一定投票,也呼吁我会会员踊跃投票,以示对做了实事的议员的支持。而立法会议员新血,其实都要市民投票才能产生的。
当然,本文不是“擦鞋”文章,市民是应该对政府的做法有弹有赞,笔者仍然坚持政府应考虑重启置业资助贷款计划,彻底令年轻人得到上车机会,而“楼市辣招”在2024年全撤是一个果断的做法,但我仍然认为政府团队如果早半年时间撤辣就更加好。在市民的角度,我亦关心财政赤字,显然见到政府开始积极缩减开支,但我关心有价值的项目是应该受到保护,不被收缩开支所影响,要小心一刀切的副作用,以免消耗了一些有价值的部分。施政从来不易,香港官员及议员加油!
(作者为祥益地产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