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共创共享/中东经济转型 释放投资机遇\戈 峻

2025-11-20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与中东地区部分经贸数据

  特区政府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出海专班),以协助内地企业拓展海外,并于年底制定工作计划,预计首先协助内地企业出海至中东等地区。事实上,中东已非只有能源生意,非油经济早已扛起大旗,笔者早前便与一批内地民企前往考察,并借此机会全景了解当地经济新特性、未来产业发展,找出内地企业在当地可以长期持续合作的新机遇。

  这次考察团阵容鼎盛,企业家涵盖制造业、建筑建材、贸易投资,亦有知服科技这类创新企业。虽然行程只有一个多星期,但一行人先后出席绿色峰会、走访多个自贸区,与包括沙特投资部、迪拜经济和旅游部、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等要员见面,也拜访了中东当地的中资企业商会,以及与前阿布扎比石油与自然资源部长Al Badi、奥地利商务部部长及奥地利驻阿布扎比大使等政经重要人士交流。从政策权威解读、市场实地考察、产业多边对接等多维度去了解中东市场。

  虽然行程紧凑,企业家们不仅不显疲态,反更兴趣盎然,因为现在的中东已非以前我们认识的中东。过去中东的经济极端依赖能源产业,但近年这种情况正逐步改变。据全球知名战略咨询机构APCO的数据,阿联酋的非油经济已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三、沙特的非油产业也占到了半壁江山,产业结构的转型,为企业提供了不少新赛道。

  例如,APCO数据显示,中东数字经济规模将从2022年的1800亿美元飙升到2030年的78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绿色经济更是重头戏,沙特计划在2030年绿氢产能要达到100万吨,以及推动2.6吉瓦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的配套储能项目,仅这两个计划就能带来千亿级的市场空间。

  此外,沙特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4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4.7亿美元。该国还定下“2030愿景”,规划了1.5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剑指非石油经济要达到50%。另外,阿联酋还有“D33经济计划”,聚焦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

  试想,无论是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家电,中东国家在技术经验和体系建设上难免有不少缺口,如沙特的建材市场就有接近一半依赖进口,而中国企业在储能、电动车、光伏、环境保护、环境材料等领域已拥有成熟技术和产品,中国的光伏组件、风电设备已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可以说,中东这个增量庞大超级蓝海所缺的恰恰是中国企业所长的。

  出海不能单打独斗

  中东市场有其自己的一套规则,他们重视长期合作与本地化运营,强调可持续发展,政府的政策也很给力。在政策红利方面,阿联酋的杰贝阿里自贸区(Jebel Ali Free Zone,JAFZA)、沙特的吉达经济城都给外来企业豁免所得税,以及可100%由外资控股;沙特新的商业公司法更允许外资在多数行业全资持股。可以说,中东的发展逻辑是国家战略引领市场需求,而政策支持的领域就是企业出海的黄金航道。

  然而,要掌握这条黄金航道,光靠去中东是不够,因为不知从何下手,摸不着门又怕踩坑,最终只是无用功。我们必须全景地看清中东的机会和经营逻辑,例如聆听政策制定者怎么说,理解政策背后的出发点;了解驻外机构的视角,找出既符合国家支持导向,又能成功落地的关键因素。

  此外,走访当地的自由贸易区、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实地了解政策如何落实,有哪些设施、额外支持帮助外企落户,这些都是决定项目能否扎根当地的关键。最后是听取市场声音,请教当地中企外企的经验,怎么协同,怎么找合作伙伴,怎么投产,怎么盈利。这正是今次中东之行安排满满的原因。

  想要360度全景洞察中东机遇,就不能再靠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因为现在出海不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出去,而是要抱团共同融进去,通过产业集群合作抱团出海,才能更精准将对接资源与优势、协调上下游产业链,使成功率变高。要知道现在的出海中东,本质就是参与一场规模宏大的经济转型,背后迎接的是2.6万亿美元GDP、7800亿美元的数字经济、1.5万亿美元基建投资的巨大机遇啊!

  (作者为天九企服董事长兼CEO)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