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财经纵横/中国无生产过剩 西方借机炒作\凌昆

2024-05-03 04:02: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最近西方不断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美财长耶伦访华时更向中方强调此事。有评论更直指中国大量出口危害世界经济,和导致大量西方工人失业。“过剩论”其实是幌子,以此作舆论基础推行保护主义措施。美国要大加中国入口关税,欧盟也要调整中国电动车及医疗设备的入口等。相信此类动作还将陆续有来。

  “过剩论”是谬论,并无事实依据。在市场经济中出现过剩时,市场会自行调节,并发挥汰弱留强的洗牌功能,除非有来自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调整障碍。因此市场有过剩或短缺非不正常,但只会短暂存在,否则显示有结构性问题。以中国的电动车为例,出口旺盛绝非过剩的反映:一是有大量真正买家。二是出口价不低于而反显著高于本土价。三是生产商自行决定投资、生产及营销等操作,其中许多都是民营企业,国家影响小自主性强。四是政府无出口或直接生产补贴,只有本国用家补贴但都逐步退出者。五是市场竞争充分,有多个本国生产企业,还有外商进入,因此提升竞争力的压力更大。

  中国货品竞争力强

  当然西方借“过剩论”遏制自华入口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只是采取保护措施非正确做法,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有不良副作用。客观因素首先是西方与中国生产的直接竞争日增。过去中国出口集中于劳力密集加工消费品,与西方互补而互利,但随着中国生产水平日高,出口更多技术密集工业品包括中间及资本货品等替代性的直接竞争上升,很易引发贸易战。

  最近韩国有报告指,中韩两国出口产品的类同性日高,外贸矛盾将日增。此种论述同样适用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其实西方应适应新形势,与华贸易形态转向如发达国间的横向分工,而再非与发展中国家般的垂直分工。其次是利益攸关。过去西方通过技术垄断,在高端工业品售卖上取得巨大超额利润,即所谓Technology Rent。这拉高了高端工业品与其他货品的比价,是维持西方高生活水平、社会稳定、政制认受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基石。但中国的发展动摇了这基石,“中国价格”效应由过去的轻工消费品伸延至较高端工业品,除了对西方造成经济竞争压力外,长远看也可能影响其社会及政制的稳定性。再次,是中国的竞争力日强难以匹敌。除了传统的低成本、规模经济及基建配套等优势外,还开发了技术先进、产业链及产品门类齐全、生态链兴旺、新产能领先等新优势。最后,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要遏制中国。从上述几点看到,西方特别是美国今后在经贸上对华打压将有增无已,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