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做大债市”就是重塑金融体系的底层资产,为货币发行打造新的信用锚。
本周三(22日)首批超长期国债上市,开盘一小时内两次触发涨停,反映出市场认购情绪热烈。事实上,近年来国内金融焦点始终未离开过“国债”二字,无论是此前万亿国债的增发,还是眼下关于“人行购债”的讨论。国债为何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呢?
从种种迹象来看,中央政府有意做大国债市场,背后有多重目标的考量,笔者也数次撰文做过分析。一是从地方化债的角度看,以高信用的国债替换低信用的地方债,可实质扭转债务期限错配的顽疾。二是从经济结构的层面说,为应对房地产下行,中央发债后拉动新质生产力投资,能有效对冲增长放缓的势头。
笔者于本文试图从第三个方向进行剖析,来解释“做大债市”的必要性,那就是重塑金融体系的底层资产,为货币发行打造新的信用锚。
银行信贷“去地产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外贸出口数据井喷,人民银行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至2013年12月达到峰值83.29%。在这一阶段,基础货币发行的信用锚于外汇占款绑定。但从2014年开始,人行着手调整外汇资产的比重,甚至直接取消了强制结汇要求。外储下降造成的“缺口”由一种名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资产填补,其实就是人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流动性工具向商业银行举债。
那么,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量资产来自哪里呢?主要就是房地产相关的信贷扩张。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房地产贷款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一度达到45%。此外,商业银行近一半的抵押资产是土地与房地产。
商业银行通过房地产抵押投放信贷,而贷款又会派生出大量存款,成为广义货币供应(M2)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房地产即是信贷扩张的重要抵押物,也是货币发行的关键信用锚。
然而,随着土地与楼市价格的下滑,造成信贷抵押物的价值缩水。映射到货币流动性领域,就出现了“类通缩”现象,为金融市场带来的新挑战。更严峻的问题是,在经济“去地产化”的同时,金融也在“去地产化”。在新增银行贷款结构中,明显由房地产业转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统计显示,房地产贷款在人民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已从2020年末的28.7%回落6个百分点至2023年9月末的22.7%。
金融底层资产换马
在此背景下,我们再来审视超长期国债计划,随着金融机构大量增持国债,部分替代了过去房地产在信贷体系中的角色,也是重新为货币发行“下锚”。
环顾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底层资产通常都是国债。以美国为例,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发行的基石是黄金,美联储按照黄金储备规模印钞。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联储的主要资产逐步“换马”至美国国债与房地产抵押债券。美债正式成为了美国金融的底层资产,又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10年期美债俨然是全球金融的定价之锚。
反观中国的债市规模,与美国差距明显。截至2023年底,中国债券规模14.21万亿美元,约为美国债券市场规模(41.18万亿美元)的1/3。该年中国债券发行1.58万亿美元,仅为美国债券发行量(5.35万亿美元)的30%。
展望未来,中国须大规模发行国债,为商业银行缓解资产端压力之余,也解决了货币发行“信用收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