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第二期,很多聪明人成为输家,因为他们在股价合理时买入,却没想到市场是那么不“理性”,从“合理”可以跌到偏低。投资者不相信股市会继续下跌,对股市止跌反弹充满了期待,但是,不断地期待,不断地失望。市场先生有自己的个性,并不会因为投资者希望它上升就上升。
在经济方面,第二期为企业盈利衰退期,“经济病症”与“企业病症”已开始显现。由于经济依然处在困境中,整体营商环境处于恶化中,所以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市场不仅没有反弹的动力,甚至连维持当前的局面也感到吃力。同时,不利的消息陆续传出。例如,失业率继续上升,国民消费力弱,企业收入大降,宣布倒闭清盘的公司数量继续增加等。股票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
在允许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中,从事融资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一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
熊市二期标志性的事件是指数60日均线下穿250日均线,正式确认了市场处于大熊市之中。投资者此时应该放弃幻想,用熊市防御思维应对。熊市二期一般较一期纠结的时间更长,股市升升跌跌,虽然大趋势仍然向下,但不少股份可以短时间上涨50%以上,热点转换频繁。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追逐热点,或在大盘低于250日均线下方20%以上时投机性买入,如上升接近250日均线时卖出。当然,此种波段操作只能小资金尝试,赚不了大钱,而且投资者必须严格遵守止损策略。
在这个阶段,当成交量小,且股价还继续下跌时,就表示市场前景堪忧。因为短线投机者还持有大量股票,行情如继续下跌,他们随时会因恐慌将股票抛向市场。恐慌性抛售是熊市结束的重要及必需条件之一。故无量阴跌才是最可怕的!
当价格下跌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鸵鸟策略逃避痛苦,具体表现是不再关注股票而任凭它下跌,这也就是当市场进入熊市的时候却成交清淡、人气稀缺的原因。大盘点位虽然已偏低,但人气太差,代表承接力更差。
熊市进行投资事倍功半
我们可以把2008年1月底4500点至7月底2800点视为熊市二期。这期间,股指用了8个月时间,辗转下跌了1700点左右。股指虽有反弹,但指数一直运行在60日、250日均线下方,代表市况极差,向下大趋势毫无改变,操作性总体很差。既然是熊市,投资肯定事倍功半,这时候可以选择多陪陪家人朋友,多享受生活。吃有时,睡有时,投资亦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