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特朗普“关税战2.0”策略浮出水面\李灵修

2024-11-28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墨西哥与加拿大先后超过中国,成为美国头两大进口来源国。

  大致完成内阁人事布局之后,特朗普的“关税战2.0”雏形也浮出水面。按照其在社交平台披露的信息,就职后将向墨西哥与加拿大加征25%关税,对中国加征10%关税。笔者据此粗略推断,政策落地将呈现三大特征:出招更快、底层穿透、渐次加码。

  无论是内阁人选提名,还是打响关税战第一枪,特朗普都是在自己旗下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布独家消息。反观“效率部部长”马斯克治下的X(推特),特朗普官方账号自大选后就陷入沉寂,除了转发StarShip成功发射的消息,几乎没啥有价值的推文。

  出招更快转移视线

  特朗普本轮加征关税的借口,与之前围绕贸易补贴、产权保护的理据大相径庭。他在贴文中指出:“终止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的前提是毒品和非法移民停止流入美国。”为何特朗普要更改口径?或是为了方便其在上任之初,就能以国家安全为由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速推关税政策,做到真正的零帧起手。

  回顾特朗普上届任期,华府先于2017年8月宣布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待调查结束后的2018年4月才开启贸易战。如今技术官僚都已“就位”,舆论毋须再做动员,特朗普有意大幅缩短“关税战2.0”的准备时间。当然,移民与毒品议题也有利于转移民众视线,毕竟关税加征承担着很高的通胀风险。

  关税政策底层穿透

  自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墨西哥承接了大量来自中国的转口贸易,也间接削弱了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冲击。截至去年底,墨西哥已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见配图)。到了今年,加拿大又赶超中国,排名跃升至第二。

  目前美国对外平均关税是3.4%,额外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之后,关税水平就到了28.4%。而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值为19.3%,额外加征10%的关税后,就上升到了29.3%。可见,特朗普的思路就是先把前三位贸易伙伴的进口关税拉平,避免通过产业链转移方式逃税。

  特别要强调的是,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虽然未出现在本届白宫内阁名单中,但依然扮演着特朗普“贸易大脑”的角色。9月27日,他在“外交事务”杂志(Foreign Affairs)撰文《The New American Way of Trade》提前预告,“华盛顿必须在《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创建新工具,以阻止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

  贸易谈判渐次加码

  由于特朗普最早扬言要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如今变为10%是否意味着关税战降级了呢?恐怕并非如此。盖因美国通胀韧性十足,若对华加税一步到位,压力爆煲难以收场。刚被提名为美国财长的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曾指出,对华加征关税应该保持一个渐进式的节奏,以保证市场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参考特朗普上一任期,白宫通过四轮关税的加征,将对华进口关税从2018年初的3.1%逐步提高至2019年底的21%。特朗普今次想必也会分阶段抬高叫价,实质是将关税威胁视为谈判筹码,目的是逼迫对手做出更多让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