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债息飙升会显著对股票估值形成压制,这在近两年的美股市场上屡见不鲜。\AI制图
美联储上个月如期降息0.25厘后,联储基金利率与美国长债利率走势严重背离,折射出市场对于再通胀的悲观预期,也势必对美股行情形成打击。而在强美元的压力下,人民币汇率的底线十分清晰。
本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摸高至4.73%,20年期美债收益率轻松突破5%。1月6日华盛顿邮报爆出“关税政策料将缩水”,虽然很快被特朗普否认,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外界对于通胀失控的担忧。
特朗普政策恐推高通胀
笔者于12月21日撰文《联储12月降息 是停滞还是绝唱?》中指出,鲍威尔的连番错判严重损害了美联储的政策信誉,而即将上任的新财长贝森特又曾扬言会成立“影子美联储”,市场预期陷入失焦、难以对货币政策达成共识。
此外,“特朗普2.0”的核心政策议程,包括对内持续减税、对外加征关税、大规模驱逐移民、放松加密货币监管等,都有可能加剧通胀风险,且难以进行量化预判。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就直言,若特朗普政策主张落地,美国将面临两位数以上的通胀率。
美国银行上个月对全球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有37%的受访者表示由贸易战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是最大的尾部风险;另有37%的受访者则认为是再通胀推动的美联储加息操作。
债息飙升会显著对股票估值形成压制,这在近两年的市场上屡见不鲜。2023年10月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彼时就引发了美股大幅回调。2024年4月,10年美债收益率快速涨至4.7%,股市表现同样出现疲弱。投资者需要对此有所警觉。
中美债市利差持续走扩,也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截至本周三,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经过多日调整走低至1.63%,而同期限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则为4.66%,两者息差足有300个基点,刷新2000年11月初以来的最大差距,势必引发资金套利行为。
须指出的是,尽管人民币相对美元走弱,但并非主动为之,而是美元太强。从9月末开始,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的98.36一路升至102.09,涨幅达到3.8%;面向一揽子货币也是处于升值。只不过同期的美元指数涨幅更大(8.2%),从100.8的低点升至高位的109.15。
而从决策层的表态来看,稳汇率的倾向也是十分坚决的。1月3日召开的人民银行四季度例会报告,删除了此前有关“增强汇率弹性”的表述,并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
人民币汇价可守7.35水平
人民银行周四(9日)公告将在香港发行600亿元人民币票据,是有史以来离岸市场最大规模。这也是人行在强美元环境下,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具体应对措施。
去年人行多次使用逆周期因子将人民币中间价设置在7.2以下,根据“即期汇率对中间价的偏离幅度不能超过2%”的规定,大致可以推测出人民币在岸价的“底线”是在7.35,短期内若无意外应该不会跌破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