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特朗普发币只是为了捞钱吗?\李灵修

2025-01-23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迷因币通常货源归边,例如特朗普集团现持有80%“特朗普币”。\AI制图

  特朗普今次发布的迷因币(Memecoin)不同于外界熟知的比特币(Bitcoin),尤其是在发行机制与价值归因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也因此,特朗普发币不仅带来了个人财富的激增,更挖掘出一条权力变现的匿名渠道。在其精心构建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政治资源组织网络中,“特朗普币”可以被看做是最后一块拼图。

  迷因(meme)一词来自英国进化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的成名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是以“生物基因”类比文化传播中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后来被线上社区赋予了新的含义,泛指对网络流行符号注入恶搞、玩梗、反主流的价值定义,与东亚二次元圈的鬼畜文化相近。

  货源归边利于炒作

  而迷因币的诞生源于网民对于加密热潮的质疑。2013年,两位软件工程师设计出一种基于柴犬表情包,且完全没有抵押物的加密货币─狗狗币(Dogecoin),借此嘲讽炒币行为的“毫无理性”。怎料狗狗币一推出就大受追捧,成为目前市值最大的迷因币。

  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比特币突破十万美元大关,带动了币圈的一波财富效应。但今次发行的“特朗普币”属于迷因币范畴,与比特币有着巨大差异,这是很多新晋投资者没搞清楚的。

  比特币的发行机制严格遵循去中心化原则,不存在中央机构或单一控制人。参与者运用算力解答“哈希函数”,劳动过程中既费电又耗“矿机”,最终获取比特币作为奖励。而挖矿上限受到数学模型约束只有2100万个,这也确保了比特币的稀缺性。

  近年来随着大型金融机构的不断增持,比特币相当于被注入更多信用,甚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公开承认其“数字黄金”的地位。

  迷因币虽然也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但发行者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增发或缩减供应量,而且通常都是货源归边,如特朗普集团现持有80%的“特朗普币”。  由于迷因币毋须挖矿产生,亦没有锚定资产,因此被戏称为“空气币”、“山寨币”。鉴于发行门槛极低,区块链平台审核潦草,迷因币规模逐年激增,75%的币种都是近一年内创建的。(见配图)

  匿名交易方便寻租

  相比之下,迷因币的资产类别更难界定,因此美国尚未推出针对性的监管框架。有趣的是,在特朗普币发行的同时,官方网站挂出免责声明称“不打算成为投资机会或任何类型的证券”。而特朗普本人的回应是,“听说发行很成功,但对其知之甚少。”可见,“特朗普币”刻意淡化自身的金融属性,定位更像是粉丝应援周边,从而规避监管机构的审查。

  尽管区块链的交易纪录是公开的,但平台只是凭借钱包地址来标识身份,意味着政治人物能以匿名方式完成权力变现。现时媒体焦点还在于“币主”特朗普的身价增长几多,并未深刻认识到迷因币渗透政治生态的危害。

  更重要的是,迷因币帮助特朗普打造出凌驾于政党之上、完全服务个人的组织网络。当其掌握了募资工具“特朗普币”及宣传机器“Truth Social”,再加上超越党派意识、强调绝对忠诚的MAGA选民,以及各个领域前来投诚的政客梯队,理论上已实现政治动员能力的闭环。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第三党”,但因为政治资源被高度垄断,所以长期以来还是维持两党格局。特朗普就曾是美国改革党(Reform Party)党员,在2000年短暂参与总统预选后退出。如今特朗普利用科技手段积累了强大势能,即便未来不会“另立门户”,也足以摆脱建制束缚,将政治遗产传给“指定继承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