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震荡看来影响日益深远,已远超人工智能(AI)甚至科技范围,当中不少具重大发展战略意义,值得介绍探讨。
首先是推动国际IT格局变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之间一直存在“数字鸿沟”难以逾越,有利西方尤其美国在这方面的垄断及谋取暴利。DeepSeek以其低成本有助发展中国家利用AI助推发展,可从一个基本环节上消减“数字鸿沟”。何况中国还有“数字丝路”计划,专门扶助发展中国家应用数字科技及进行数字化基建。西方又担心开放式大模型的广泛采用,不单削减西方市场占有率,还借此方便中国出口其他IT产品、推广中国相关行业标准,和传播中国的政治及价值观。无论如何,正如巴基斯坦评论所说,DeepSeek面世乃世界“南方”的福音。事实是中国IT在“南方”认受度较高,除了良佳性价比外,在信息安全上“南方”对中国产品的信心高于西方的。DeepSeek也确实推动了中国IT出海,除DeepSeek外,腾讯控股(00700)也将到沙特阿拉伯营运形成双赢:中企得到市场和更多的数据、场景,而当地提升了AI及数字化水平。合作还可促进中外人才交流,对双方发展有利。
第二是凸显了中国的优势正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最近《纽约时报》报道,中国STEM毕业生在2020年为美国4倍,而中国政府反应迅速,自2018年起增设了2300个大学本科AI专业,至2022年全球近半AI顶尖人才来自中国,美国的不足两成。中国“人才红利”不单来自人口基数大及教育发达,还来自人的质素佳。据国际IQ署的报告,中国人均IQ水平世界第一,北爱尔兰Ulster大学的研究亦有类似结果。除此外还有利好文化因素,马斯克曾说在中国聪明又勤奋的人比美国多得多,便概括出中国的人才优势,许多来华外资都明白此点。
西方对华科技评价大幅提升
第三是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重新认识,明白不能只说中国抄袭或偷技术。笔者之前已撰文指出,去年西方对中国科技实力评价有明显提升,这次DeepSeek震荡更巩固了新看法。最近的美中经济关系听证会便突出了这一点,与会者均着重探讨中国的能力。有人指美国仍未准备好与中国进行长期性竞争,担心会因而错失下一场产业革命。有人则指中国市场企业多竞争大,有利创新增效。还有人指要与中国进行人才战,特别要多吸收外国留学生到美国。美国确已有了危机感。
第四是中国国内也引起了各地反思。江苏省委便率先掀起讨论,为何以DeepSeek为首的“杭州六小龙”(号称“东方神秘力量”)出现在杭州,而非科研实力雄厚的南京?并寻源到体制等基本问题。同样广东也有论者认为“六小龙”中不少与广东有渊源,为何不发迹在深圳等地而在杭州?此类讨论十分及时有用。
无论如何,DeepSeek震荡正从多层次利好中国以至世界IT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