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比亚迪上月旗下全品牌新能源车型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集中亮相,首次齐聚南亚市场。图为“仰望U8”汽车演示360度原地掉头。
全球最大机遇在中国,包括腾讯、小米在内的中资科技企业业绩表现不俗,其高增长故事持续成为全球资金增加配置对象,这与美国企业频现盈警、裁员利淡消息呈现鲜明对比。事实上,中资科技股今年以来已是劲升三成,而且上升动能依然强劲。
今年首季将尽,环球股市表现高下立见,去年表现称冠的美股,出现大走样,标普500指数今年已经由升转跌约4%,港股则脱颖而出,恒生指数大升逾20%,而恒生科技指数升幅更逾30%,从中反映国际资金由西向东移的步伐加快,积极追捧中资股。事实上,港股食正DeepSeek人工智能(AI)大模型掀起的中资科投股投资热潮,阿里巴巴、腾讯、小米集团及中芯国际等股份成为港股劲升的主要动力。
内企续高增长 美企比下去
外资已视港股为内地科企龙头上市的集中地,目前腾讯、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中芯国际、比亚迪、京东集团、网易、百度及快手等股份,合共市值约13万亿港元,估计占港股41万亿港元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单是腾讯及阿里巴巴两只股份,市值已达7.5万亿港元。
外资大行看高 调高投资评级
因此,外资看好中国创新发展、科技自强自立,首选便是买入在港上市的中资股,相信资金涌入香港市场大势持续,支持港股延续牛市行情,跑赢全球股市。
值得留意的是,内地科技企业创新力强劲,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为业务持续高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腾讯及小米集团业绩优于预期,其中小米集团去年全年赚237亿元人民币,增长超过35%,预期在人工智能产品(AI眼镜)、手机新产品及SU7高端电动车带动下,高增长故事可望持续下去,特别是2025年电动车出货量进一步提高至35万辆,有助提早实现盈利。花旗、摩根士丹利、大和等大行看好前景,纷纷上调投资评级及目标价,最牛可见73.5元。
对比之下,美国企业坏消息频传,不单止是盈警,还有大裁员,最赚钱的华尔街大行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贝莱德相继传出裁员消息,相信是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令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大行并购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时,美国时装连锁集团Forever 21再度申请破产,门店及网店逐步结业,折射美国经济急速恶化,美股的投资价值自然比下去。
投资主题多元 资金持续流入
中资股投资主题多元,除了AI大模型、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之外,还有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低空经济。最近内地出台《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意味脑接口技术取得进展,进入临床应用的日子不远了,涉足脑机接口技术的南京熊猫电子股价一度大幅炒高。同时,内地将进入低空飞行商业化元年,有报告估计到2030年,内地载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年新增需求将突破1.2万台,涉及私人出行、观光旅游、医疗与消防用途,积极拓展飞天车的小鹏汽车,股价续呈强。
港股昨日有回吐,恒生指数急回500多点,但比亚迪、越疆等中资科技股仍然逆市上升,可见国际资金把握大市调整机会,增加资产配置。
当前全球积极拥抱中国金融资产,在港上市的中资科技股成为资金增配首选的对象,港股可望延续大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