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美国主要汽车进口国为邻国的加拿大与墨西哥。\AI制图
在特朗普的贸易逻辑中,美国沦为“全球贸易最大输家”的症结在于,各国关税并未遵循互惠性原则,这也是其坚持推出“对等关税”的根本原因。但在加征关税的过程中,美国常采取双重标准,实质是将利益放在公平之上。
特朗普认为,世贸组织(WTO)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没有要求成员国须向贸易伙伴提供同等关税税率,这种规则严重损害了关税率全球最低的美国。今年2月13日,特朗普签署了一份总统备忘录,提出“公平互惠计划”(Fair and Reciprocal Plan),就是要求有关部门精准厘定与各国之间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水平,以此来打击非对等贸易行为。
对华征税空间有限
所谓“对等关税”,即美国企业出口商品时向他国付出的税费,应该适用于来自该国的进口商品。须注意的是,白宫在确定对等关税的过程中,不止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关税,还将增值税等一系列非关税税费纳入到考量范围,这是因为美国自己是不征收增值税的。
美国前任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在其著作《天下没有免费的贸易》(No Trade Is Free)中指出,其他国家在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的同时,对出口商品实施增值税退税政策,凭借这一税收机制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对等关税推出后,不论是美国将关税提高至贸易伙伴国的同等水平,抑或迫使贸易伙伴国将关税降低至美国同等水平,都将有助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当然,美国因其自身税制的特殊性,强行要求打破国际同行的增值税退税惯例,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但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空间非常有限。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对美平均关税为16.0%,计入13%的增值税也就是29%的水平,而美国对华的平均关税为32%。若严格按照“对等关税”初衷来说,美国应该降低对华关税税率。
另据媒体报道,特朗普还计划对汽车、半导体等进口品类加征关税,但具体细节和实施时间尚未明确。目前来看,美国主要汽车进口国为加拿大、墨西哥。数据显示,丰田在北美地区销售的四成汽车产自加拿大与墨西哥;斯特兰蒂斯(包含菲亚特与雪铁龙)的这一比例也高达39%(见配图)。此外,美国半导体主要进口国则包含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越南和韩国。
不过,关税大棒很难挽回美国本土制造业的颓势。标普全球公布的美国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降至49.8,低于荣枯线50。其中,制造业产值和就业指标自去年10月以来出现首次下降。
美国消费信心下跌
关税因素也在消费市场上得到了提前显现。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最新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2.9,低于93.5的分析师预期值;预期指数跌至65.2,为十二年来最低水平,远低于80的衰退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