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力求产业升级转型,创新能力及模式成为成功关键。在房地产模式上,国家近年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战略大方向下,高质量的生产模式,重塑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另辟以产业导向的需求,大可借鍳。
香港过去个别产业行业发展是依靠市场参与者自发推动,均需面对土地供应、产业扶持政策,以至高规格的工业楼宇等相关支持,所以推动先进产业落户香港变得很困难。时移世易,国际经贸格局及线上线下的经济模式逐渐改变,香港的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也是迫在眉睫,对于更符合现代产业结构的房地产硬件有更进一步的要求。
有利港多元高增长发展
对于转型的过程,特区政府可参考内地的成功经验,在管治及政策层面上,除了善用目前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OASES)寻找重点企业,笔者建议可按照香港的自身优势及产业发展势头,细化为若干特定产业,例如,最近内地新能源汽车大力拓展香港市场。既然香港私家车、的士及公共交通工具电动化是必然趋势,应该就此针对性部署,将如北部都会区规划一部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保养维修、展销及分销之用,新能源汽车以外,包括生物医药、电商及数据中心等需求也有高速增长的趋势,有利香港多元并高增长地持续发展。
从实务并有利于加速推动的策略而言,特区政府可考虑就近日积极招标的北部都会区三大片区,以及“多层现代产业大楼”的“双信封制”招标中,其非价格建议部分,罗列产业建议及推出相关的政策优惠,由此诱导并集中市场力量建构高质量的产业导向的园区,加速开辟经济升级转营愿景。
(作者为高力香港资本市场及投资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