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最火爆的是稳定币板块,一家市值不到6亿港元的细价公司,公布与另一家拟从事稳定币发行的公司合作,刺激股价大升5.3倍。有同行戏称,这是牛市之中的动物精神重现,炒家苦秦久已。不过,稳定币条例尚未正式实施,监管机构已表明,只有个位数的申请公司有机会获得发行牌照,而且每家获得牌照的公司,都必须有其独特性。故此,应谨慎挑选稳定币概念股,避免成为接盘侠。
大企首批获牌照机会高
现时拟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的公司众多,除了已经官方宣布的蚂蚁金融、京东、渣打、圆币,还有40多家企业准备提交申请。而且仍有不少公司有申请意向,正处于咨询或准备材料阶段。可以预期,到8月1日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申请者可能不乏内地最大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至于有意申请的小型企业,如果没有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相信获得牌照的希望渺茫。
与稳定币发行牌照相比,虚拟资产交易所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本港目前已实际开展的合规加密交易所,具规模的只有两家:一家上市一家非上市,两家去年交易额达到7000亿元。加上近期在美市Circle上市热潮及本港政策层面不断发酵下,成交额更是激增。接下来无论是稳定币发行使用,还是资产代币化,这两家交易所都是参与方,从行业趋势来看,虚拟资产交易所的价值会不断壮大,具备投资价值。
有同行计数,美国市场的稳定币发行量约2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大概在1000亿美元,若按这个比例估值,本港上市的虚拟资产交易所有望达到400亿元的估值。此外,香港另一个潜在的稳定币市场:离岸人民币,一旦获政策加持,这些交易所定会生意滚滚来。毕竟本港的离岸人民币规模,已达万亿,而且增量不上限。
除了交易所,拥有跨境支付牌照的公司亦有望受益,因稳定币可以大幅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拥有这些业务的公司以电商巨头为最。不过,从风控的角度看,参与这波稳定币行情的,一定要注意节奏。以北水反映“预期的预期”的轮动风格,这一波行情大概可以延到8月1号稳定币立法生效。
要警惕的是,稳定币属于金融创新,一旦真的开始实施,各种监管风险也会增加。现时正处在各路资金各显神通的友好环境,风险不大。等到下月1日,相信就知道谁在裸泳了,个股将进入分化,拥有真正竞争力的公司才是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