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一(21日)曾升破25000关,创下2022年2月中旬以来新高,成交亦维持在高位,但细价股、稳定币概念股则出现回落。昨天轮到商品股发威,煤炭、有色金属表现亮丽,背后实际上是对内地反内捲政策的超前反应。本港《稳定币条例》将于下月1日生效,预计经过近一个多月的主题热炒之后,将进入分化。有机会获得稳定币发行牌照上市公司,以及拥有最活跃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企业,有望成为中长期的赢家。
拥跨境支付业务 料可率先获牌
笔者近期参与了多个稳定币电话调研会议,发现投资者对于香港发展稳定币市场的前景有较大的分歧。其中一家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的上市公司,似乎对本港推动建立稳定币市场,持较保守的态度。主要原因是担心本港稳定币市场如何定位,是挂钩港元还是离岸人民币。尽管投资者更为看重的是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但到目前为止,本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只有1万亿左右,能否支持本港的稳定币市场做大做强,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万事开头难,现时市场存在的分歧正是未来成长的空间,而投资者达成共识的过程,正好也为相关股票带来重新定价的可能。
8月1日开始,稳定币牌照将开放给相关公司申请,最新的说法是由于内地央企、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申请踊跃,本港的监管机构拟采取邀请制。即负责监管发牌的金管局,将与有意向的稳定币牌照申请人预先沟通,了解对方是否合乎基本申请资格,只有在预沟通中获得基本认可,才会由金管局发出申请表格。同时,监管层另一项看重的因素是拥有稳定币应用场景的企业。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较早前表明,提交具体可行的商业计划,明确稳定币的实际应用场景,首阶段将重点支持跨境贸易和Web3等相关领域。因此,顺着发牌的政策脉络,拥有跨境支付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有可能成为获牌中的“黑马”。
稳定币相关标的经过近期快速上涨,部分上市公司趁市场良好气氛上进行“抽水”,令行情波动增加。从短期来看,香港相比美国在稳定币市场的拓展仍在初期阶段,未来必定从概念炒作逐渐挖掘有基本面支撑,可以对标美国同业的标的。现时本港最高市值的稳定币概念股,不到70亿美元市值,而美国同业龙头已超千亿美元。故此,发掘港股中的Coinbase(COIN)、Circle(CRCL)、Robinhood(HOOD),不失为可行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