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美元与稳定币 不过是“同床异梦”\李灵修

2025-07-26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稳定币近年快速扩张,主要受到“准美元”替代效应及为非法或违规交易提供便利等,两项因素所造成。\AI制图

  美元稳定币真能起到价值稳定的作用么?今年美元贬值幅度逾一成,为持币者带来不小的损失。事实上,加密货币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抗“美元霸权”——通过货币宽松洗劫居民财富。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美元稳定币也只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过渡性产物。

  “区块链之父”中本聪关于分布式记账系统的设想,正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而比特币的信徒也坚信,去中心化代币最终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对美元金融体系的依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币圈都扮演着“反美元急先锋”的角色。譬如去年6月,一则《石油美元协议到期,沙特不再续签》的虚假报道震动外界,其后追溯信息来源,发现是币圈一手炮制。

  双赢合作各取所需

  那么为何美元稳定币会大获追捧呢?这又与稳定币实际应用场景有关。笔者认为,稳定币近年来的快速扩张,主要受两大需求的刺激:1)在遭遇金融制裁或自身外汇管制的国家,稳定币起到了“准美元”的替代效应;2)稳定币为非法或违规交易提供便利,是与美元体系“汇兑损失”最小的洗钱渠道。而随着美国议会通过《天才法案》,美元稳定币又成为了金融市场的宠儿。

  换句话说,美元与稳定币达成了阶段性的双赢合作。一方面,美国借助稳定币扩张美元链上话语权,解决美债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币圈获得了合规资产的身份,承接天量资金的涌入。不过,加密货币理念与现代央行制度之间的深刻矛盾依然存在,一旦市场再次上演金融危机时刻,规模庞大的链上资金将会寻找更加纯粹的“超主权稳定币”进行配置。

  2014年,米兰理工大学教授Ferdinando Ametrano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题目为《哈耶克货币:加密货币价格稳定解决方案》(Hayek Money: The Cryptocurrency Price Stability Solution)。文中援引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呼吁建立一套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节币值、以购买力稳定作为目标的稳定币体系。

  深层矛盾难以回避

  2019年,AMPL稳定币正式上链以太坊进行交易。AMPL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规定,根据通胀率作出动态调节,保证币值与2019年1美元的购买力相当。具体操作如下,AMPL通过“Rebase”(代币供应变化)机制控制稳定币每日供应量,当价格高于目标区间,增加供应量、压低价格;当价格低于目标区间,减少供应量、推高价格。这种自适应模式避免了人为干预,符合奥派经济学对于市场自发秩序的推崇。

  Rebase机制精妙之处在于,智能合约会对用户手上的稳定币等比例增减。这也意味着,无论供应量如何调整,持币者的链上份额都会保持不变。以往美联储每一轮放水都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症结在于持有金融资产的居民要比持有实业资产的居民更早受益,这在金融学中称之为“坎蒂隆效应”,AMPL稳定币就很好地规避了该风险。

  目前来看,AMPL稳定币的市值约为3500万美元,规模要远小于USDT(泰达币)的1626亿美元及USDC的640亿美元。从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此类非实物抵押的算法型稳定币还是心存疑虑。此外,Rebase机制吸引了大量套利资金操作,导致币值波动性也要远高于美元稳定币。但未来美元信用若遭遇广泛质疑,AMPL的购买力保值优势即会凸显,届时美元与稳定币之间或迎来分道扬镳的结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