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金针集/美债标售遇冷 危机渐行渐近\大卫

2025-08-20 05:01: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国向全球多国加征关税,实际上大部分额外关税将由美国民众承担,物价势大升。

  联储局下月减息预期升温,但美国国债价格依然受压。特朗普政府向全球加关税适得其反,不但打击私人消费,还导致通胀加剧,冲击美债市。近期美国国债发售反应持续差劲,认购倍数为一年来最低,忧心美债危机渐行渐近。

  美国向全球多国加征关税,税率介乎10%至50%,预期每月有数百亿美元关税收入,实际上大部分额外关税将由美国民众承担,物价将大升。上月生产物价指数按年升3.1%,为今年来最高,迟早导致消费物价上升,未来数月消费物价指数重现3%以上升幅的机会很大,通胀升温势头颇劲。美债市恐受灾难性打击,投资者对收益率4厘以上的长债无大兴趣,30年期国债息昨日在4.93厘高位徘徊。

  特朗普关税政策目的不止是增加税收,还意图迫使企业增加在美国投资,包括制造生产转移美国。苹果公司表示未来四年在美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意味苹果公司部分产品可能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手机部件如屏幕供应商康宁,亦会在美设厂。不过,有分析对苹果公司将产品线迁回美国的做法大泼冷水,估计一部全美国制造iPhone手机生产成本达到3000美元,美国民众恐怕难以负担,在国际市场上亦缺乏竞争力。分析估计,苹果公司增加在美投资只是权宜之策,以规避关税,实际上采取拖字诀,在美计划只会叹慢板,等待特朗普任期完结。

  值得留意的是,美国高关税政策,造成消费物价、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将会吓怕投资者,很难吸引新投资。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及盖特纳不认同特朗普政府加税做法,保尔森形容高关税政策只是死撑过时产业,不利未来发展,扭曲经济发展。事实上,美国缺乏技术工人,工资成本高昂,吸引企业回流美国、重振制造业恐怕最终失败。

  通胀随时失控 美债沽压增

  关税政策产生的负面冲击正在浮现,通胀有可能失控上升,已疲弱不堪的美债面临更大抛售。保尔森、盖特纳等前美国财长都对美债风险感到忧虑,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办人达里奥形容美债正走向一场危机,就像一艘冲向岩石的船。

  近期美国财政部拍卖标售420亿美元的10年期国债,投标倍数为2.35,为一年来最低。同期标售总值250亿美元的30年期美债,投标倍数2.27倍,亦为2023年11月以来最低,反映市场对美债投资意欲下降,特别是长债需求明显减少,这可能与特朗普政府加关税,全球对美出口下降、获取美元资金减少有关,令全球投资美债的需求急降,冲击美国经济。

  总而言之,美通胀急速升温,美债市持续流血不止,酿成金融危机的风险正急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