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内外流动性宽松下的牛市行情\李灵修

2025-08-23 05:01: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内地上市银行今年定存到期规模约为71.5万亿元人民币,占存款总量的36.9%。

  A股昨日站上3800点大关,创出2015年8月20日以来新高,成交额录得历史纪录,连续八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从全球流动性角度来看,本轮牛市实际为内外因素共振的结果。

  虽然美国联储局货币政策犹豫不决,但欧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等主要央行都已实施降息操作。粗略估计,今年各国累计降息次数达到76次,为全球资本市场带来流动性刺激。在此背景下,美股、日股、德股、越南股及巴西股市近期均刷新历史高位。

  全球市场资金充裕

  根据彭博统计数据,今年7月以来,日股、韩股、台股、泰股、越股等亚洲市场均获得明显的外资淨流入。至于A股市场,今年二季度上市公司外资持股市值达到22.2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底上升0.75%。其中,金融、通讯、公用事业板块最受外资机构青睐。

  必须指出的是,即便年内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维持不变,但美元指数已累计贬值一成,对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美国公司而言,仍然构成了实质性利好。按照美国银行测算,美元汇率每下跌10%,就能为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EPS)带来约3%的提振。美股七巨头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9%和45%,甚至高于标普500指数28%的平均水平。这也部分解释了美国科网股自4月以来的强势。

  内地定存集中到期

  相比于海外市场,A股还“额外”享有存款搬家的红利。7月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同比多减7800亿元人民币,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人民币,反映出居民存款正在向金融市场转移的趋势。M2-M1的“剪刀差”也在快速收窄,意味着资金活化程度提高,存款沉淀现象逐步减弱。

  笔者于8月16日撰本栏《利率下行 内地存款流入股市》一文,曾总结本轮牛市的底层逻辑为“低息环境下凸显优质资产的稀缺性”。回顾历史,2005年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存款搬家的现象,分别为2006年至2007年,2009年,2012年至2015年,2021年,2024年至2025年。从过往情况来看,利率下行都被视作关键的推动因素之一。

  以2021年楼市投资见顶为标志,内地经济周期进入到降息化债阶段。居民资金逐步从房地产市场迁出,但又缺乏同等收益回报的投资标的,只能流向定期存款、固定收益类资产,但这些资产的收益率也面临着显著的下行压力。

  从附图中可见,定期存款利率自2022年9月开始回落,而今年存款到期的规模较大。统计显示,上市银行今年定存到期规模约为71.5万亿元人民币,占存款总量的36.9%。鉴于家庭部门目前消费意欲低迷,到期后的存款更倾向于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

  在A股连续破顶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居民的炒股热情高涨。中信証券测算,2025年居民存款流出规模可能在4.5万亿至9万亿元人民币之间。搬家存款即便没有涌入权益市场,但亦可以通过固收类型的资管产品进行过渡承接,从而实现资金的“间接入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