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特朗普(左)要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了。
美国联储局重启降息已近在眼前,明年5月又能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为何特朗普现在要如此着急解雇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呢?从一系列的人事动作中不难看出,他想要的并不是一个“绝对忠诚”的联储主席,而是掌控整个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本周二,特朗普宣布即刻免去丽莎库克的美联储理事职务,理由是库克在2021年申请抵押贷款时,将个人名下两处房产均填写为“主要居所”,借此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特朗普质疑其个人诚信与作为金融监管者的胜任能力。
根据《联邦储备法》第十条规定,美国总统仅可因“正当理由(For Cause)”罢免美联储理事。所谓的“正当理由”,通常被认为是在职期间的严重违法、失职或职务相关不当行为,而非个人财务事务。丽莎库克最新表态也指出,特朗普无权解雇她的职务,未来或上诉最高法院。
从事后美股的平淡反应可知,市场并不认为特朗普能够得逞。更早之前,共和党议员还大肆炒作过美联储总部大楼的翻修项目,试图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扣上“作伪证”的帽子、迫使后者引咎辞职。但这些施压手段的背后真相是,特朗普无法通过司法程序罢免联储官员。
降息意见未占主流
今年4月,特朗普以“政策分歧”为由成功解雇了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NLRB)的两名民主党官员,当时引发了美国司法界的震动。但最高法院在判决时特别强调,“美联储是一个结构独特、类似私营的实体。”言下之意,总统的行政权力可以支配联邦政府,却无法染指美联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年5月就可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特朗普为何现在要大费周章、着急撤换鹰派理事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美国货币政策是由FOMC投票决定的,只有在多数成员支持下,才能推动降息议程。须指出的是,FOMC主席一般是由美联储主席担任,但FOMC也有权独立推举出一位“话事人”。如果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主席不获认可,有很大概率会被架空。
在FOMC的12位成员中,7名联储理事由美国总统提名,另外5名地方联储主席由其辖区内的商业银行选出。目前的联储理事中,仅克里斯.沃勒、米歇尔.鲍曼与后补履职的斯蒂芬.米兰被视为“激进降息派”。即便加上明年任命的新联储主席,在FOMC内部仍难形成人数优势,这就需要特朗普安插更多的亲信进入FOMC。
联储主席常有反骨
其次,历史上的美联储主席素有“政治两面人”的传统。当年杜鲁门提名支持宽松的小威廉.马丁担任美联储主席,谁料后者上位后开始加息、打击通胀。鲍威尔其实也是在2017年被特朗普亲手推上前台的,但在货币政策方面长期与白宫意见相左。(详见7月20日撰文《联储主席为何总是与美总统对着幹?》)
由于美国总统只有提名权、而无实质罢免权,使得联储主席履新后不再对上负责,更多考虑的是职业声誉与历史地位。因此,美联储主席不会放任通胀失控造成金融风险,亦不会自降地位主动迎合财政扩张需求。
正是经历过鲍威尔的“感情欺骗”,特朗普心底可能不再相信任何人选,只有完全掌控人事安排,才能在内部实现互相制衡、防止单股势力坐大,这也是特朗普商海沉浮多年总结出来的办公室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