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股汇共振 人币升值动力强劲\李灵修

2025-08-30 05:01: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对美直接出口持续减少。

  本周美汇指数走势平稳,人民币汇率却破位升值,引发外界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背景下,资金回流中国市场引发了“股汇共振”现象。考虑到套息平仓与外贸结汇加速,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仍有空间。

  自2023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保持在7.1-7.2之间,反映出决策层稳汇率的战略方针。在上轮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中(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人民币在一众非美货币中表现最为坚挺。而今年美汇指数自高位累计贬值一成,同期人民币中间价仅上调1.2%,体现出极大的克制。

  出口贸易影响有限

  但从物价角度来看,过去两年间美国通胀率较中国显著为高。按照购买力平价原则,人民币理应相对美元升值,但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贬3.9%。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具备一定的潜在升值空间。

  特朗普二进宫以来,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剧烈震动,美国债务存在继续扩张风险,上述变化直接影响了国际资本偏好,转而寻求资产配置再平衡。在此背景下,海外资金回流中国市场,推动人民币资产估值修复,催生出本轮港股与A股的火热行情。本周人民币中间价明显上调,也是顺应了资金涌入的趋势。

  有人担心货币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冲击,笔者则认为毋须多虑。关税加征之后,中国对美直接出口持续下滑,4月下跌21%,5月降幅进一步扩至34.5%。相比之下,中国对欧盟、拉美、非洲等国出口均有明显上升,成为改善外贸数据的主要贡献力量。目前人民币兑欧元、日圆等非美货币升幅有限,对出口的影响不会太大。

  不过,对于美国市场而言,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加剧关税通胀的传导,叠加美联储大概率于9月降息,本地商家或趁机涨价、转移成本压力,导致美国通胀压力的进一步恶化。

  反观人民币升值对于香港来说是一项利好。首先是零售消费市场明确获益。暑假期间,内地游客的人流增长肉眼可见,如今汇率升值又能提高支付能力。香港零售数据连续走高两月,终结了连续十四个月的下跌周期。

  港股受惠 估值上扬

  其次,港股也是人民币升值的大赢家。目前内地企业已经成为港股主体,从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底,港股共有2631家上市企业,内地企业为1478家,占比为56%;从市值来看,内地企业总市值3.6万亿美元(约28.2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80%。由于这些内地公司的营收淨利都是人民币,而在港股市场又是以港币/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刺激股价上涨。

  展望后市,人民币本轮升值或造成汇市套息交易平仓,外贸企加速结汇等连锁反应,不排除汇率进一步走升。当然,如果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幅度过高,不排除决策层放缓中间价上调节奏、为市场亢奋情绪降温,未来或通过“小步快跑”方式引导汇率向合理中枢回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