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资股市场承接了下半年以来的趋势方向:A股跑赢港股。港股三大指数中,恒指月涨幅只有1.23%,恒生科指稍好上涨了4.06%。反观A股,上证指数上涨7.85%,升破3800点关口,并创下10年新高;创业板指数更以24%的月涨幅领涨其他主要指数。
关注传统消费及银行股
展望9月走势,首先要避开7、8月大升的板块,比如光模块、无人驾驶、机器人等;相反,期内表现平平的传统消费、银行、创新药等板块,可予以多点关注。
今年的市场特点是围绕着宏观叙事展开,也就是内地券商最擅长的主题投资。从年初的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估值重估,到创新药大厂不断接获BD大单催化的市值大涨,都体现了这一特性。年内接下来的时间,涉及宏大叙事的,还有“十五五”规划、美联储减息等。
而在行业方面,预计创新药继续会有公司获得BD大单,内地反内捲政策也得继续深化,为相关公司带来估值提升的诱因。
如无意外,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宣布减息,这对于中资股应该是好消息。最近开始有美国官员出来放风,要求人民币升值。考虑到中美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以及即将到来的美国减息,人民币的升值为市场所乐见。如果人民币的升值空间打开,好的一面是会提高外资买入中资股的冲动。现时人民币汇率是7.12人民币兑一美元,如果按照美国方面的建议升值15%,那等于人民币汇率要回升到6算内,这将促进外资回流中国,毕竟中美之间现存在2%的无风险利差。
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
人民币汇率变化,在过去半年,并不是市场和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一旦人民币升值的叙事在市场出现,对港股定有刺激作用,而最受益的是港股市场中的新能源、创新药板块,因为他们都曾是外资熟悉及投资的行业。不过,新能源板块中,要区别对待不同的细分领域,电池和锂矿相对较为吸引,但下游层面如新能源车,短期内捲压力较大。
此外,创新药在8月份的大行情中表现平平,但9月开局比较突出。创新药要跑赢市场,仍要看外资动向,以及BD大单的带动。今年已有很多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取得BD大单,不仅提振了股价,也提升了创新药企研发管道的价值。如果这次外资回流中资股市场,相信该板块有可能会成为热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