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中国新能源应有新一轮大发展。中国的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无论在产能及技术上均已领先世界,必须继续上进以巩固优势,同时在其他新能源方面也需有大发展,既可抢占先机,又可促进更多元化的能源供给。目前中国风光水电装机总量已超过火电,乃一重要里程碑。
中国的风光发电设备产能及出口均已领先世界,成为世界绿能的主推力,相关供应链及产业链已相当完备。产能扩大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创新出现在两方面:一是制造优质先进产品迭出而成本下降,令竞争力日强。二是应用新设计新模式日增。例如风电设备正走向海上、超大型化、页片材料转向矽纤维甚至碳纤维。更重要的技术突破是跨越强风停机,成功利用台风大量发电。又如太阳能已制成新材料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并拓展应用到超高温热力源和光伏板大面积覆盖水面、山坡及荒漠,还可结合种植养殖业发展。与此同时,风光能源仍有许多潜力待开发,海外亦有许多新构思,中国必须跟上,以免被人“新道超车”。值得注意的新趋向包括:风能方面的垂直轴风车、小型家庭用风车、适装建筑风车、洋船用风帆和更具革命性的无移动部件风电机等。光能方面有超级新光电材料如生物质、量子质及其他非矽材料等。应用方式有太阳塔发电、薄膜及温室多层光能利用等。
地热与海洋能源具潜力
中国水电资源及装机总量均居世界第一,发电能力已逾4亿千瓦。建坝及水轮机技术均处领先地位。总括来说,“十五五”期间主要可再生能源方面,风光必须着重进一步作突破性技术开发和应用场景创新。水电则要努力完成雅江下游超级电站及其他大河的梯级站建设。此外,还要十分重视开发其他较被忽略的新能源,或是可再生或是供给巨大接近无尽者。
海外在这方面有几个热点中国必须跟上:(一)蓝氢。此乃地下原生氢气,稍前在法国发现后多国都开始寻找,有估计地球蕴藏量大可供长期采用。中国在开发氢能上颇有成绩,更应努力寻找。(二)地热。深入地下可得热能,供应无穷无尽。对此近期海外关注度大升,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及新应用模式,在此领域中国竟少见地落后于美国,必须及早赶超勿浪费资源。(三)海洋能源,包括海浪、海流、潮汐、海水温差盐差等。近年海外应用热潮渐见,出了一批新项目。中国其实亦有初步研发,但未有大规模组织开发利用。显然“十五五”在以上几项必须加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