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前阅兵引起国际注目,因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及外交实力。地缘政治的影响或许很深远,实际如何尚待观察,西方尤其美国很在意所谓“反西反美”联盟的形成。另方面军事上的意义却即时可见:阅兵乃当前中国军力的综合体现,对西方起到震慑作用。因此必须细看其重要特点。
其一是新武器很多比例很高。有的是原有武器升级,有的是听闻已久今次证实(如巨浪三型洲际潜射弹道导弹),更有的是未有听闻而今次突然出现(如100型坦克、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等)。有的还是一系列地出台(如鹰击21反舰导弹、红旗导弹等),令人目不暇给。这显示中国的军力赶超正取得重大突破:不少项目已追上先进,部分更开始领先。当然,阅兵还未能窥全豹:有的项目仍在试制测检中(如六代战机、福建号航空母舰),有的更可能留一手暂不予公开(如轰20)。因此更先进的还在后头。
其二是展示了武器的系统性及全面性:涵盖海陆空天火箭高能量网络电子及后勤等军种,涵盖常规及核子,还有多种无人作战设备。有的系统还有多层次性,如导弹覆盖中短远程、高中低空及不同技术特性,且攻守兼备。这显示了中国军力的全方位发展,除了武器设备的质及量外,还注重多元化全覆盖,战场所需巨细无遗。当然,今后还有许多新领域有待开拓,包括太空、亚太空、低空、界面、深海等,和无人系统、人机结合及仿生系统等新范畴。中国大可率先开拓抢占先机,争取先行优势。
智能化无人化成新战法
其三是新方向。阅兵不单展示了新武器,还展示了军力发展的新方向,就是无人化、智能化、感知化、协同化、体系化等。在这新质军力基础上将可发展新战略新战术新战法。
目前战争形式已进入与二战不同的新阶段。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多番战争,多是亚美尼亚借助苏联留下的重坦克及相应打法获胜,但最近一仗阿塞拜疆大改打法,借助无人机获得大胜。乌克兰也是借助西方技术以无人机无人船力抗俄国,现时俄国也转过来以无人机回敬。中国一直是无人机实践高手,在中东反恐翼龙、彩虹等系列无人机打出名堂广受采用。月前印巴空战是又一重要例子;此乃第一个大规模超视距空战。一般着重巴方所用中国战机及导弹,实际上功臣还有电子、情报及其他军备的整合,是空防系统优势带来的胜仗。
此次阅兵显示中国已为新时代的新战术新战法做好准备有所部署,将可形成基于新武器新战法上的新质军力。由此中方也率先为未来战争定下了新标准,改变了过去一直由美军定标的习惯。阅兵的最大意义及启示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