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阿根廷的货币危机逐步升级为债务危机,后果是灾难性的。
阿根廷政府正面临严峻的货币危机。由于对总统米莱的“电锯革命”失去信心,外资集中抛售披索,造成汇市大幅波动。本周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声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拯救阿根廷经济。但师从金融大鳄索罗斯、善于做空主权货币的贝森特,真的具备扭转乾坤的手段么?
下月26日,阿根廷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legislative midterm elections)。但现任总统米莱所属政党近期接连在地方选举中挫败,引发外界对其改革议程能否贯彻的质疑,投资者开始从阿根廷大规模撤资。
为了维持披索汇率稳定,阿根廷央行上周连续三天卖出手中的美元储备,累计消耗超11亿美元。考虑到央行可动用外储严重不足,披索全面崩盘的风险不可小觑。
经济动荡 美国着急
今年4月11日,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签署了总额20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作为交换条件,政府承诺披索兑美元在指定区间内浮动。而目前汇率上限被“击穿”的概率正在升温。
这也意味着,阿根廷将失去贷款额度并陷入连锁债务违约。货币危机逐步升级为债务危机,后果是灾难性的。
作为美国在南美地区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盟友”,特朗普政府多次向阿根廷施以援手。白宫今次计划为阿国提供高达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额度,同时准备购买后者的外币债券,以挽回市场信心并遏制外币挤兑风波。
而贝森特着急表态支持阿根廷,也是出于部分“私心”。这是因为阿根廷政府为了补充外汇储备,本周一(9月22日)宣布了一项紧急贸易政策:暂时取消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这也使得大豆、玉米等商品的关税降至零。但此举无疑会对美国农业出口造成沉重打击,特别是在对等关税事件后,中国已全面停止从美国进口大豆的大背景下。美国救“人”其实也是救“己”。
通胀下降 贫困加剧
自2023年12月担任总统后,强势货币与财政紧缩一直都是米莱“驯服”恶性通胀的两大支柱。该策略也曾取得显著成效,阿根廷年化通胀率选举前的200%一路降至33.6%。但强势货币的代价日益显现。由于本币严重高估,越来越多的阿根廷人选择到境外购物,一如港人北上消费。而财政紧缩则切断了官方对于公共事业价格的补贴,造成本国生活成本的飞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家庭的平均水费飙升了344%。(见配图)
更糟糕的是,阿根廷贫困率正在快速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全国贫困率提高至52.9%,较2023年下半年的41.7%高出1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其间有340万阿根廷人陷入贫困,每日收入不足1.9美元,创二十年来最高水平。
也正因此,米莱近年来的支持率持续下滑至39%,尤其在退休群体中最为明显。而他与副总统维多利亚.比利亚鲁埃尔的关系也出现裂痕,双方在政治决策、财政政策和权力分配等方面均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