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围绕夯实增长引擎及巩固枢纽角色两大目标,提出由产业、基建、人才到民生的系统性举措,展现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发展决心。
首先,提出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包括完善跨境支付安排、推出人民币债券期货、推动人民币柜台证券纳入“股票通”等措施巩固优势产业。金融科技与创新方面,发展实物资产代币化(RWA)生态,支持代币化存款、稳定币监管立法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强化监管与创新并重的金融科技环境。同时,香港将发展黄金仓储、清算及代币化黄金产品,拓展大宗商品交易。此外,推进绿色金融、优化私募基金税制、吸引家族办公室落户等政策,亦有助香港成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产业建设方面,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设立人工智能(AI)研发院与超算中心,推动AI与医疗、金融等融合,吸引高增值企业来港发展。
加快北都建设 培育新产业
其次,建议北部都会区建设提速,首次设立“北都发展委员会”,并拟订专属法例,加快审批与项目落地。土地方面,将试行“灵活批地”、“分阶段开发”;基建方面,加快北环綫、港深西部铁路等交通工程,支援大学城与产业园发展。同时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一方面,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协助内地企业利用香港作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深化与大湾区在金融、数据、科技等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拓展“一带一路”合作,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
第三,提出未来五年将供应近19万个房屋单位,并推出六项优化置业阶梯措施,包括增加白居二配额、放宽转让限制及长者换楼安排。私人市场方面,优化“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放宽非住宅投资比例,刺激市场交投。在家庭与照顾政策上,报告提出延长初生子女免税年期、扩展婴幼儿照顾名额及辅助生育服务。安老方面,扩大大湾区安老资助范围,并建设照顾者支援平台,回应人口老龄化挑战。以上措施旨在协助不同阶层市民安居乐业,增加社会关爱共融。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