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美滞胀危机乍现,关税成本已逐步反映在家品、电子产品及食品上。
被视为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高市早苗料成为日本首相,可能进一步冲击日债,继而拖累美欧债市。有欧资大行的调查显示,市场认为五大债务高危的发达国,分别是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及意大利,近期这些国家的主权债价同时受压,予人山雨欲来的感觉。
环球股市炒作美国减息而不断冲高,但市场风险不低,其中美欧日债务风险加剧,已引起市场忧虑,多国债市出现沽压,债息处于多年高位。值得留意,德意志银行在9月22日至25日进行调查,回复者认为债务最高危的发展国为法国,可能两年内爆发债务危机,跟着是英国与美国,之后为日本及意大利。
事实上,法国政治不稳,总理频换人,削弱应对债务及经济问题的能力,今年第二季法国公共债务达到破纪录的3.4万亿欧元,折合4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6%。目前法国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处于欧元区的第三高,仅低于意大利及希腊。
现时市场关注美国政府持续停摆,不但加剧美债跌势,还会拖冧欧日债市,出现火烧连环船的险情。与此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受到诉讼挑战,可能要退还已收取额外关税,财政及债务危机会一触即发,令美国长期国债价格下跌、债息抽升,联储局大幅减息也难以打救美债。联储局上月减息,按理有助纾解美国国债的沽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债沽售压力持续,其中30年美债息依然高企4.2厘,形势凶险,全球加紧做好应对准备,各国央行、退休基金加快减持美债。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遭到诉讼挑战,最坏情况是向各国退还加征的关税,拖累美债。
发达经济体无序举债
另外,市场开始关注欧元区、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问题,以致主权债价下跌,个别债息升至近30年最高,甚至创历来新高,尤其是一向严守财政纪律的德国,也计划通过财政扩张手段,力求逆转疲弱经济。换言之,目前美欧日等国同时增加发债,一起争夺市场买家。
其实,美国持续入不敷出,继续疯狂发新债,公共债务规模达到38万亿美元,加上欧元区、英国、日本亦相继增加政府开支、发债谷经济,结果发达国新债供应过多,令市场消化不来,债市受压。今年9月2日,全球发行具投资级别债券总值900亿美元,创新高,其中逾半来自欧洲发行人,达496亿欧元(折合577亿美元)。由此可见欧元区新债供应量特大,以致德国、法国、英国30年期国债息曾升上3.42厘、4.52厘及5.72厘,创14年至27年新高,其中英国30年债券拍卖,认购规模为三年来最少,反映市场异常担忧英债风险。
留意日财策币策变化
至于日本30年期国债亦一度高见3.28厘,创历来新高,除了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50%外,日本亦受政治不稳影响,自民党总裁选举有结果,被视为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高市早苗胜出,料成为日本首名女首相,市场关注日货币财政政策变化。另外,关税政策影响下,美滞胀危机乍现,零售商纷表示关税成本已逐步反映在家品、电子产品及食品上,通胀高企、增长呆滞时代将至,美国债凶多吉少。
当前美欧日债市投资信心脆弱,美债沽售持续,料祸延欧日债市,主权债风暴随时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