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芯国际(00981)
消息面上,美国再次向中国挑起关税贸易战,大国之间在科技领域的博弈大概率还会长期持续,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博弈加剧、技术自主可控成为核心战略的背景下,中芯国际(00981)作为中国晶圆代工的龙头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并在先进工艺与产业链协同中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潜力。
根据行业数据,中芯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2.5%,28纳米(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贡献78%的营收。特别是在车规级晶片领域,良率稳定在92%的高水准,订单排期延伸至2026年第一季度,此举得益于全球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也反映国内供应链在“去美化”趋势下对本土产能的依赖加深。
在材料与封装环节,国产化进程同步提速。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已通过中芯认证,彤程新材在KrF光刻胶市占率超过30%,推动国产光刻胶整体国产化率年内突破40%。此外,华为麒麟9020芯片采用的3D堆叠技术、ABM公司推出的一站式封装解决方案等,均在弥补国内高端封装空白,为中芯国际提供更完整的下游配套支持。
从“被动应对”变“主动突破”
尽管在极紫外光刻机(EUV)等尖端设备方面仍受制约,但中芯在先进制程领域的优势逐步显现。随着华为昇腾系列AI晶片的推出及国内算力需求的爆发,中芯在先进工艺代工方面的潜力有望被进一步启动。
在国产化浪潮与全球技术博弈的双重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突破”,凭借产能优势、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中芯在未来半导体产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其技术进展与资本动向,把握国产半导体崛起中的投资机遇。
(作者为独立股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