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工银智评/港银稳健增长 未来发展具韧性

2025-10-16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5年上半年,香港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信贷需求回暖,存款持续上升,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展现稳健增长态势。

  具体来说,信贷回升助推总资产增长,债券投资保持强劲势头。截至2025年6月末,香港银行业贷款总额达10.16万亿元,较年初增2.53%,实现近三年来首次同比增长。其中,本地使用贷款余额为7.27万亿元,增长2.32%;境外贷款余额为2.51万亿元,增长3.71%。信贷增长主要集中在金融、专业服务及能源等行业。与此同时,债券投资规模延续高增长,达8.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9%。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升至2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8%。

  其次,存款增长强劲、流动性充裕,贷存比率持续下行。客户存款总额达18.7万亿元,增长7.63%,连续五季上升。低息存款增长显著,达8.54万亿元,大增18.45%。外币存款表现强劲,达10.3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由于存款增长快于贷款,贷存比率下行至54.33%的低位(港币口径为72%),显示系统流动性充裕。

  非利息收入成增长动力

  第三,淨息差收窄,非利息收入成为利润增长主动力。在港元流动性充裕、美联储减息预期等因素影响下,银行淨息差(NIM)温和收窄,零售银行NIM降至1.51%。不良贷款率上升进一步压缩银行盈利空间,零售银行不良率达2.13%,高于NIM水平,影响淨利息收入(NII)增长。与此同时,非利息收入成为主要利润来源。2025年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显著回暖,恒生指数上涨20%,港股IPO融资大幅增长3.2倍,重回全球首位。银行通过外汇、衍生品交易、财富管理、保险代理等业务实现盈利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8%,显著拉动银行税前利润。

  第四,资产质量边际改善,资本与流动性指标创新高。虽然整体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97%的相对高位,但零售银行及与内地相关贷款的不良率均有所回落,显示风险有所缓解。资本充足率方面,香港银行业表现稳健。截至6月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一级资本比率和总资本比率分别达19.9%、22.3%和24.4%,均创历史新高。流动性方面,主要流动性比率(LCR、NSFR、CFR等)均远高于监管要求,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基础进一步巩固。

  展望未来,在两地政策支持、美联储延续减息、金融市场活跃等多重因素带动下,香港本地及境外使用信贷有望持续增长。尽管NII增长或面临压力,但非利息收入、特别是交易及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成为盈利增长核心动力,银行业在资产质量、资本与流动性方面仍具备较强韧性。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