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财经分析/就业权重高于通胀 联储年底前降息两次\李灵修

2025-10-27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被延期的美国通胀数据最终揭晓,9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3%、低于外界预期中的3.1%。数据公布后黄金价格跳升,美债利率和美汇指数小幅回落,市场定价美国联储局今年还有两次降息操作。

  具体来看,关税影响仍在温和传导。其中,受进口因素冲击较大的家具、服装、玩具、电脑等分项环比增速有所回升。不过,服务通胀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商品通胀的上升压力。尤其是在高利率环境下,住房通胀持续走弱。9月份主要居住租金环比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0.2%,业主等价租金环比明显回落近0.3个百分点至0.1%、已低于疫情前的水准。

  此外,随着美国暑期的结束,出行旅游带动的运输、休闲等服务价格呈现回落趋势,亦部分消解了居民消费动能。其中,机票环比增速在夏季出行旺季结束后明显放缓,环比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至2.7%。

  高盛:消费者承担67%关税

  根据高盛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美国企业承担了约63%的关税成本,而消费者仅承担22%;但预计到10月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大幅上升至67%。这一成本转嫁过程存在时滞,因为企业需要时间与客户重新议价并消化关税生效前囤积的库存。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数据统计的延迟,对美联储降息操作的制约相对有限,反而是联邦政府关门持续、政府效率部(DOGE)裁员计划的推进,都为美国就业市场带来巨大风险。白宫日前表示,11月份可能不会对外公布10月CPI数据,这进一步增强了就业数据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力。而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表态中可以看出,其对于就业市场的担忧超过了通胀。

  笔者认为,即使四季度美国通胀超出预期,也难以对美联储决策带来太大影响,10月及12月有望迎来连续降息。直到明年上半年,美国通胀压力超出预期,才有可能转移市场关注点从就业重新切换至通胀。

点击排行